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9-15
      
    专家笔谈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13 年更新版) 解读
    庄思齐
    2014, 32(9):  801.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1
    摘要 ( 663 )   PDF (1208KB) ( 9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2013年更新的《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之重点项目进行分析解读,包括新生儿期特别是早产儿总热量、液体、宏量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推荐摄入量的更新,营养的供给途径(肠内和肠外)、喂养方式和喂养奶类,以及肠外营养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防治。强调做好统一规范的营养管理工作。
    正确认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崔玉涛
    2014, 32(9):  804.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2
    摘要 ( 466 )   PDF (1291KB) ( 4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的颁布明确了各种特殊配方食品的使用规范。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可作为人工喂养儿出现急性腹泻时治疗措施之一,针对此时出现的乳糖不耐受现象;母乳喂养儿可在每次母乳喂养前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可作为母乳不足的补充,主要用于乳蛋白过敏治疗期间由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向普通乳蛋白配方转换的过度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用于大多数牛乳过敏者回避牛乳期间的营养支持。氨基酸配方主要用于乳蛋白过敏的诊断和严重乳蛋白过敏者回避牛乳过敏期间的营养支持。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配方是降低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风险,帮助母乳不足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快速安全生长的配方。母乳充足时,建议在能够接受一定量母乳时在母乳中添加母乳营养补充剂,以保证早产儿生长。对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的婴儿应该选用适宜的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NICU 医院感染及其防治
    杨静,华子瑜
    2014, 32(9):  808.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3
    摘要 ( 508 )   PDF (1221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中的难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NICU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建议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有效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围产新生儿疾病专栏
    新生儿肺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郑丽玲,吴斌
    2014, 32(9):  81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4
    摘要 ( 374 )   PDF (1207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肺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69例确诊为肺出血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关联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新生儿肺出血死亡与吸入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相关联。多元回归模型提示患儿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OR=6.90,95%CI:1.51~31.42)和心力衰竭(OR=9.62,95%CI:1.71~54.15),以及肺出血前MPV<11 fl(OR=7.01,95%CI:1.48~33.31),是肺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并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及MPV值低的新生儿肺出血应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23 例临床分析
    余时娟, 李禄全
    2014, 32(9):  816.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5
    摘要 ( 373 )   PDF (1252KB) ( 3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病原谱、药物敏感性以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治23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培养出真菌36株,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株(55.6%)、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30.6%)。药敏试验显示,真菌对两性霉素、五氟尿嘧啶敏感性最高,总有效率在69.4%~77.8%。23例新生儿均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操作等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抗真菌治疗后预后良好(存活或好转出院)15例(65.2%),预后不良(放弃或死亡)8例(34.8%)。预后良好组的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5)。抗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不明显;血小板在抗真菌治疗开始后1周内即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敏感性较高;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白细胞介素-8 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段洋, 孙夫强, 李月琴
    2014, 32(9):  821.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6
    摘要 ( 361 )   PDF (1247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白质损伤(CWMD)早产儿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02例CWMD早产儿(CWMD组)和42例正常早产儿(对照组),分别在生后48~72 h采集血清并检测IL-8和ICAM-1含量,12个月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婴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能发育指数(MDI)进行评估,分析IL-8和ICAM-1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CWMD组及对照组间血清IL-8和ICAM-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WMD程度加重,IL-8和ICAM-1水平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CWMD组的PDI、M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WMD程度加重,逐渐递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WMD组的血清IL-8和ICAM-1水平与MD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0.66,P均<0.05),与PDI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0.70、-0.71,P均<0.05)。结论 CWMD早产儿出生后血清IL-8和ICAM-1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其12月龄时的MDI及PDI呈显著负相关。
    新生儿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分析
    郝丽, 郑成中
    2014, 32(9):  825.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7
    摘要 ( 440 )   PDF (1266KB)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不同病原体后体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入选20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组),15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组),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间,IL-4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41),IFN-γ、IL-17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1.24,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细菌组IL-4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CD8+细胞外,CD3+、CD4+、CD19+、NK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在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26.69,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CD3+和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细菌组和病毒组均低于对照组;细菌组和病毒组CD19+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毒组NK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和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不同,免疫功能紊乱,体内存在Th1 /Th2失衡,以Th2型占主导地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低,提示机体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也可能是新生儿易感及感染后病情隐
    匿、病程长的原因之一。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的变化
    李伟, 靳有鹏, 孙正芸
    2014, 32(9):  82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8
    摘要 ( 277 )   PDF (1248KB) ( 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足月HIE新生儿52例(重度HIE组15例,中度HIE组20例,轻度HIE组17例),测定脐血及生后3~5 d(HIE急性期)、10~14 d(HIE恢复期)的血清IGF-1、APN水平;另选同期出生的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轻、中、重度HIE组及对照组四组间脐血及生后3~5 d时APN、IGF-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随HIE程度加重而下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E恢复期新生儿APN、IGF-1水平显著增加,但APN水平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HIE组IGF-1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脐血、急性期血清IGF-1、AP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0.61,P均<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IGF-1、APN水平降低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对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IGF-1、IGFBP-3 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
    范茜, 崔其亮, 张慧, 吴繁, 梁少珍, 谭岱峰, 林苑清, 谭慧园, 朱力逢
    2014, 32(9):  833.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09
    摘要 ( 649 )   PDF (1264KB) ( 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生后早期生长的关系。方法 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32例VLBW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给予相同的营养摄入量,监测两组出生时和生后第7、14、28天时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和体质指数(BMI),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日龄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计算IGF-1/IGFBP-3摩尔比率。结果 两组VLBW新生儿在出生时及生后第7、14天的体质量、身长、头围、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至生后第28天时,SGA组的体质量、BMI均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IGF-1、IGFBP-3、IGF-1/IGFBP-3以及AGA组IGF-1/IGFBP-3出生后随日龄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GA组的IGF-1、IGFBP-3水平随日龄增长而升高,IGF-1于生后第14、28天时高于出生时水平,而IGFBP-3于生后第28天时高于出生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后第28天,SGA组IGF-1、IGFBP-3均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新生儿的IGF-1、IGFBP-3水平低于AGA,低水平的IGF-1、IGFBP-3可能会导致生长迟缓。
    常州市103 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随访分析
    王金秀, 张琳, 李晓英, 王瑛, 陈丽
    2014, 32(9):  83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0
    摘要 ( 369 )   PDF (1206KB)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评估、干预体系。方法 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期间,对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6 070名新生儿进行CHD筛查及诊断,并对CHD新生儿定期随访至1岁。结果 发现CHD 103例,发生率0.641%。CHD构成类型前三位是室间隔缺损(VSD,0.205%)、动脉导管未闭(PDA,0.174%)、房间隔缺损(ASD,0.10%)。103例CHD完成1年随访94例、失访9例,其中小型VSD、ASD及早产儿PDA闭合率高,部分严重CHD及有并发症患儿已手术治疗,其余未愈者仍在随访中。结论 常州地区新生儿CHD发病率处于中国平均水平,对CHD患儿进行系统随访能有助于提高CHD患儿的生存质量。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性分析
    邹志慧, 杨冰岩, 王维琼, 张晓敏, 陈少波, 赖春华, 吕峻峰, 杨春晖, 段立锋
    2014, 32(9):  843.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1
    摘要 ( 394 )   PDF (1230KB)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及合并胎儿血管炎(FV)时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7例住院的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HC组和对照组,HC组再根据是否合并胎儿血管炎分FV组及无FV组。早产儿定期行头颅B超检查,比较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并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HC组、对照组PVL发生率分别为17.9%、10.4%,PVL合并PVH-IVH发生率分别为5.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H-IVH 的发生率分别为29.0%、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组中,FV组、无FV组的PVL发生率则分别28.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VH-IVH 的发生率为34.3%、24.7%,PVL合并PVH-IVH发生率分别为7.8%、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可使早产儿PVL、PVL合并PVH-IVH的发生率增加,而对PVH-IVH 的影响不大,合并FV会增加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
    新生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与骨声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罗开菊, 陈平洋, 赵亚凡, 贺鸣凤
    2014, 32(9):  846.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2
    摘要 ( 441 )   PDF (1236KB)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骨声波传导速度(SOS)随胎龄的变化,以及瘦素与新生儿骨SOS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65例新生适于胎龄儿,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1~34周,14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7周,13例),足月儿组(胎龄≥37周,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出生体质量、身长、小腿长度,采用Ponderal指数(PI)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采用weststrate公式(F%)估测新生儿体脂含量。生后7 d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SOS。结果 三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小腿长度、F%、PI、血清瘦素与骨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0~140.20,P均<0.01);各变量均随胎龄增大而增大(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除足月儿身长、PI外,三组新生儿的血清瘦素与其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PI、F%呈显著正相关(r=0.36~0.78,P均<0.05)。三组新生儿骨SOS分别与其瘦素、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小腿长度呈显著正相关(r=0.33~0.76,P均<0.05)。进一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新生儿的胎龄(β=0.39,P=0.014)和出生体质量(β=0.44,P=0.006)对其骨SOS的影响具显著性。结论 新生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及骨SOS均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瘦素对骨SOS有影响,但不是其直接影响因素。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分析
    王铭杰, 余小河, 李文, 曹传顶, 吴安华, 廖正嫦, 周美娟, 姜玲, 高红梅, 岳少杰
    2014, 32(9):  85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3
    摘要 ( 537 )   PDF (1239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临床特点、原因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 2010年9月3日至2010年10月3日期间,NICU连续发现12例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患儿,最终7例确定医院感染。患儿胎龄(28.5±2.6)周(25~32周),出生体质量(941.4±309.8)g(620~1 540 g),发生医院感染时的住院时间为(31.7±12.8)d (11~45 d)。总医院感染发生率2.41%,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79%。胎龄<28周的极早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50.00%,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86%。所有痰培养结果均显示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75%~100%,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达到5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最低为25.0%。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胎龄<28周的极早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是NICU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人群。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已经突变至耐碳青霉烯类,需引起高度重视。规范的医疗行为是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率及死亡率。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10 年回顾分析
    黄梦, 李克诚, 徐旭
    2014, 32(9):  855.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4
    摘要 ( 357 )   PDF (1243KB)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比较前后5年的变化。结果 前后5年间,无乳链球菌检出构成比由1.0%上升至4.2%,真菌由1.9%上升到7.9%,但新生儿血培养各细菌检出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2);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概率由28.6%升至3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仍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感染率有升高趋势。
    综合报道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在儿童颞叶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IIIa 型中的表达
    王江娅, 李文玲, 武江, 娄燕
    2014, 32(9):  85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5
    摘要 ( 409 )   PDF (2191KB) ( 3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相关性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IIIa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6例FCD IIIa型患儿的颞叶皮层组织和5例颅内减压或死亡患儿的颞叶组织,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并比较脑组织中STAT3、P-STAT3(ser727)的表达水平。结果 P-STAT3(ser727)在FCDIIIa患儿颞叶皮层中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张连续切片分别做P-STAT3(ser727)的DAB显色和GFAP免疫荧光,证实P-STAT3阳性细胞为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活化的STAT3可能参与FCDIIIa型的发病机制,并推测可能通过介导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途径实现。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肌钙蛋白I 的变化
    张志芳,陈轶维,李奋,高伟,余志庆,周爱卿,钟玉敏,张玉奇
    2014, 32(9):  863.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6
    摘要 ( 449 )   PDF (1247KB) ( 4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血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方法 入选14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3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300例健康对照儿童,测定血cTnI及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临床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ASD组、VSD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89、5.27,P<0.01),VSD组患儿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A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SD组的肺循环/体循环压力比(Pp/Ps)、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以及标准化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高于A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VSD患儿中Pp/Ps对cTnI水平有显著影响(β=0.81,SE=0.03,P=0.000)。结论 左向右分流型CHD所引起的心脏容量与压力变化可引起心肌损伤并最终导致不可逆性的心肌重塑。cTnI可用于评估VSD所引起的不同程度心肌损伤。
    人博卡病毒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比较
    陈营,尹芳,李玲,王美娟,严永东,徐宏,顾国英,季伟
    2014, 32(9):  867.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7
    摘要 ( 323 )   PDF (1684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比较其检测指标及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结果 HBoV及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和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都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HBoV、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肺炎与正常对照婴幼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L)形态均有改变,都表现为呼气相高峰提前,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其中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峰度稍有降低。结论 HBoV和MP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致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且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直观的TBFVL表现为呼气高峰左移,降支波谷样凹陷。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陈凤,张钰,李禄全
    2014, 32(9):  87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8
    摘要 ( 354 )   PDF (1209KB)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CEA)合并简单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013年收治并手术的CEA合并简单CH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术后并发症等,并比较存活和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儿纳入最终研究,存活67例,死亡8例,病死率10.67%。死亡及存活患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手术日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前、手术当天、痊愈出院/死亡前最近的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患儿的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比例均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9.0%,P=0.000;50%、1.5%,P=0.000)。结论 CEA合并简单CDH患儿死亡可能与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关。
    中山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黄连红,上官予梅,付四毛,刘玉玲,欧俊斌,徐康,张翠梅
    2014, 32(9):  876.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19
    摘要 ( 362 )   PDF (1242KB)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状况,并分析替代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阳性者召回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静脉血TSH、游离甲状腺素以确诊。选取经确诊CH并规范治疗2年的永久性CH患儿54例(CH组)及正常健康儿童120例(对照组),两组均长期监测体格发育,并于6月龄、24月龄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及儿童气质量表分别评估神经运动发育水平及气质特征。结果 共筛查新生儿285 242例,确诊140例,CH发病率1/2 037。CH组及对照组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LAZ)及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Gesell总发育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大运动发育商均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和对照组气质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CH组中难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的比例较高。CH组与对照组在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及坚持性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患儿经早期替代治疗后体格生长及神经运动发育基本正常,但尚需关注其心理行为问题。
    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患儿8 例药物治疗分析
    俞惠娟,朱卫华
    2014, 32(9):  881.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20
    摘要 ( 357 )   PDF (1267KB)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并发血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KD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KD患儿年龄0.2~5.2岁;男6例,女2例。冠状动脉瘤瘤体内径8.3~13.8 mm,血栓发生时间在冠状动脉瘤形成后19 d至5月余。初发症状为突发胸痛1例,有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症状;休克样症状1例;无症状6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瘤内血栓最大径2.8 mm×15.4 mm,呈长段条索状。冠状动脉血栓右侧4例,左侧2例,双侧2例。使用肝素、尿激酶溶栓,华法林、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7例消溶成功,完全消溶所需要时间7 d至4月余。1例4个月后血栓复发;1例发病12 h死亡。结论 KD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好发于KD发病半年内,药物溶栓治疗需要时间较长,血栓脱落不多见。
    儿童梅克尔憩室核素显像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张双红,万盛华,关晏星,邓庆强,杨文萍,陈庆杰
    2014, 32(9):  885.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21
    摘要 ( 376 )   PDF (2152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99mTcO4-胃黏膜异位核素显像诊断儿童梅克尔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消化道出血患儿99mTcO4-显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95例患儿行99mTcO4-核素检查发现梅克尔憩室44例,检出率为46.3%;其中诊断胃黏膜小肠异位52.3%(23/44),疑诊胃黏膜小肠异位47.7%(21/44);男∶女为7.8∶1。37例核素显像阳性者行手术治疗,其中35例术中见梅克尔憩室,1例术中见肠重复畸形,1例术中未发现憩室病变。35例术中见梅克尔憩室患儿的病理诊断均为梅克尔憩室、胃黏膜上皮异位,其中2例伴溃疡形成,1例伴小片胰腺组织,1例伴回盲部化脓性肠炎,1例伴慢性阑尾炎。结论 99mTcO4-显像可作为儿童梅克尔憩室首选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气相色谱- 质谱法检测遗传代谢性疾病高危患儿
    彭薇,张万巧,封志纯
    2014, 32(9):  888.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22
    摘要 ( 349 )   PDF (1288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的发病情况。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IMD高危儿进行尿液化学分析。结果 411例IMD高危儿中检测出代谢异常269例(65.5%),其中确诊IMD 19例(4. 6%),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5例,丙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尿素循环异常和焦谷氨酸尿症各1例;疑似IMD 22例(5.4%),包括乳酸血症13例,原发性甘油尿症5例,脂肪酸代谢异常4例,Citrin缺陷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枫糖尿症各1例;其他代谢异常228例(55.5%),表现为尿乳酸、蔗糖、乳糖、半乳糖、N-乙酰酪氨酸、琥珀酸、双羧酸水平增高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比例异常等。结论 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北京地区最常见的IMD,对不能明确病因的患儿应尽早行GC-MS检测,必要时联合应用串联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诊断。
    文献综述
    病毒性心肌炎基因易感性研究进展
    刘爽,刘天龙,刘小雷
    2014, 32(9):  89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23
    摘要 ( 284 )   PDF (1228KB)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共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疾病,其最终能够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并伴有危及生命的症状,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突发性心肌梗死等。目前,对于VM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据初步研究表明,VMC发病与基因的易感性有关。
    肾小管重塑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沈云琳,黄文彦
    2014, 32(9):  895.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9.024
    摘要 ( 325 )   PDF (1206KB)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病死率高。AKI时主要的受损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塑在AKI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小管重塑过程机制复杂,其确切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就AKI肾小管重塑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