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4-07-15
      
    心血管疾病专栏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中远期随访结果分析
    郑鸿雁,张智伟,李渝芬,李江林,钱明阳,王树水,谢育梅,李俊杰
    2014, 32(7):  601.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1
    摘要 ( 424 )   PDF (1892KB) ( 3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及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中远期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 月至2010 年12 月行VSD 介入封堵术的1 071 例患儿在术后第l、3、6、12 个月及其后每年的门诊随访资料。结果 1 071 例患儿中,早期(术后1 个月内)出现心律失常者272 例(25.4%),主要包括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期前收缩等,其中Ⅱ度以上AVB 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22 例(2.1%),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患儿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在以后的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2.8±1.7)年(1~107 个月),持续存在心律失常者161 例(18.2%),主要为AVB 和束支传导阻滞,其中严重心律失常10 例(1.1%);4例迟发型AVB 中3 例在术后早期就已出现过AVB,1 例患儿随访过程中复发CLBBB 并出现左心室增大,最终因心功能衰竭死亡;4 例患儿随访过程中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VSD 封堵术后早期出现AVB 或CLBBB 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可能性大;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可出现复发或加重;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大多可恢复正常。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血清miR-30a 水平的关系
    夏曦
    2014, 32(7):  607.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2
    摘要 ( 365 )   PDF (1766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miR-30a 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13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选取CHD 患儿65 例,依据改良Ross 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40 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测定血清miR-30a 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Spearman 相关分析分析miR-30a 与改良Ross 评分和LVEF 的相关关系,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miR-30a 曲线下面积。 结果 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miR-30a 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显著增高,LVEF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血清miR-30a 水平与改良Ross 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与LVEF 呈负相关(r=–0.32,P<0.01);miR-30a 诊断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44。 结论 miR-30a 与CHD 患儿的心功能相关,可作为CHD 合并心力衰竭的检测指标之一。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与骨龄指数的相关性
    郎圆圆,刘洋
    2014, 32(7):  61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3
    摘要 ( 410 )   PDF (1348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包括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 患儿的骨龄变化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与骨龄指数(BAI) 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确诊左向右分流型CHD 共130 例,其中ASD 52 例、VSD 46 例、PDA 32 例,超声检测各项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摄左手及腕关节正位片,应用最新《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图谱进行骨龄评定并计算BAI,对比分析各组骨龄以及CHD 各项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与BAI 的直线相关性。结果 ASD、VSD 与PDA 患儿BAI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A 组的BAI 分别高于ASD组和VS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无PAH、轻度PAH 以及中重度PAH 三组的BAI 分别为(0.84±0.09)、(0.75±0.07) 和(0.6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7,P=0.000);小缺损组的BAI 为(0.82±0.09),高于中大缺损组的(0.7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02)。ASD、VSD 患儿缺损大小(DS)与BAI 均呈负相关(r= - 0.48、- 0.54,P 均<0.05);ASD、VSD、PDA 患儿肺动脉收缩压(PASP)以及肺循环血流量/ 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 均与BAI 呈负相关(r= - 0.64~ - 0.38,P 均<0.05)。结论 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的骨龄及BAI 均显著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左向右分流型CHD 患儿骨龄落后程度与PASP、DS 及分流量大小相关。
    小婴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成功封堵1 例报告
    易容松,曾红军,雷先强
    2014, 32(7):  614.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4
    摘要 ( 369 )   PDF (1740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婴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 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1 例4 月龄APSD 患儿进行介入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在成功封堵APSD 后,患儿临床症状好转,随访观察患儿心功能改善,心影缩小,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小婴儿APSD 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兰州地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研究
    朱琳,牛少敏,董湘玉,杨轶男,倪倩
    2014, 32(7):  616.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5
    摘要 ( 250 )   PDF (1328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川崎病(KD) 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 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确诊的174 例KD患儿,根据其是否并发CAL 分为CAL 组和NCAL 组,分析比较其年龄、性别、热程、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 开始使用时间、IVIG 使用剂量、C 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血红蛋白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174 例KD 患儿并发CAL 者46 例( 占26.44%),无并发CAL 者128 例;两组患儿平均热程、自发热到开始IVIG 治疗的时间、IVIG 使用剂量,以及PLT、CRP、ESR、红细胞计数(RBC)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程>10 d、发热10 d 后开始使用IVIG,PLT、CRP、ESR 升高,RBC 降低的KD 患儿应警惕并发CAL 的危险性,对于KD 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体测量指标与儿童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张耀东,谭利娜,罗淑颖,陈永兴,卫海燕
    2014, 32(7):  62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6
    摘要 ( 378 )   PDF (1345KB)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人体测量指标对儿童血压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检查郑州地区6 790 名6~13 岁儿童,测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血压,计算腰围/ 臀围比(WHR)及腰围/ 身高比(WHtR),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5.57%。控制年龄因素后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男、女童的BMI、WC、HC、WHtR 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5)。无论男女,高血压组的BMI、WC、HC、WHR和WHtR 的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共检出肥胖儿童280 名(4.12%),超重622 名(9.16%)。肥胖、超重及正常体质量组的高血压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高血压比例高于超重及正常体质量组。肥胖、超重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州地区6~13 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处于同年龄段儿童的中低等水平。BMI、WC、HC、WHtR 与男、女童血压具有显著相关性,尤以HC 较为显著。
    综合报道
    多排螺旋CT 在诊断儿童血管环合并气道异常中的价值
    李旭,余永强,钱银锋,胡克非,朱铭,钟玉敏
    2014, 32(7):  625.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7
    摘要 ( 292 )   PDF (2410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诊断儿童血管环合并气道异常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为血管环畸形159 例患儿的CT 影像资料。患儿均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并观察血管环与气道的关系。 结果 159 例患儿的血管环畸形包括右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62 例,肺动脉吊带46 例,双主动脉弓35 例,左弓右降16 例。159 例患儿中血管环伴气道狭窄101 例,其中主气道狭窄79 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4 例,右主支气管狭窄8 例;气管桥14 例;气管性支气管11 例;对称性支气管2 例。 结论 血管环常引起气道受压变窄及发育异常,MSCT 可以清晰的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与气道的关系,为手术及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儿童脓毒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十年变迁
    肖曙芳,吴茜,李斌,李杨方,黄海林,倪林仙
    2014, 32(7):  62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8
    摘要 ( 344 )   PDF (1309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脓毒血症患儿细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的变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年至2011 年连续10 年监测的脓毒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 结果 2002—2011 年68 419 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2493 株病原菌,检出率3.64%。革兰阳性菌株(G+ 菌)1913 株(76.73%),革兰阴性杆菌(G– 菌)562 株(22.54%),真菌18 株(0.72%)。2002—2006 年20 287 例患儿中血培养阳性959 例(4.73%),G+ 菌731 株(76.23%),G– 菌228 株(23.77%);2007—2011 年48 132 例患儿中血培养阳性1 534 例(3.19%),G+ 菌1 182 株(77.05%),G– 菌334 株(21.77%),真菌18株(1.17%)。前后5 年的血培养阳性率,G + 菌、G– 菌和真菌的检出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 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G– 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前后5 年以及不同年龄组脓毒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前后5 年比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产碱杆菌、真菌的阳性率有增高趋势,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假单孢菌属、沙门氏菌阳性率有降低趋势。10 年间G+ 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呈现高度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ESBLs 阳性菌株、克雷伯菌ESBLs 阳性及阴性菌株对抗生素均呈现高度耐药;沙门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结论 10 年间儿童脓毒血症主要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左乙拉西坦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痫长程保留率的回顾性分析
    冯雪菲,陈玉霞,刘玲,向上,肖农
    2014, 32(7):  633.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09
    摘要 ( 249 )   PDF (1245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LEV) 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痫的长程保留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7月至2007 年6 月应用LEV 治疗的婴儿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0 例服用LEV 的癫痫患儿,部分性发作20 例,全面性发作19 例,癫痫综合征21 例,其中难治性癫痫21 例。23 例LEV 单药治疗,37 例以LEV 作为添加药物联合治疗。LEV 首剂量10 mg/kg · d,每日2 次口服,每周加量10 mg/kg,加量调整直至取得最佳疗效和耐受性。LEV 治疗6 个月、1 年、2 年、3 年及4 年的保留率分别为95.0%、75.0%、60.0%、51.7% 和38.3%。最主要停药原因为缺乏疗效(43.2%)。COX 回归模型提示,病程>1 个月(RR=2.91,95%CI:1.16~7.30) 及难治性癫痫(RR=2.30,95%CI:1.22~4.32) 是患儿停药的危险因素(P 均<0.05)。患儿服药后发作频率较基线水平明显减少(P<0.01)。至随访结束,23 例未停药患儿中,有效率100%,完全缓解率69.57%。主要不良反应为倦怠乏力(56.0%),其余为睡眠增多、烦躁不安等。结论 LEV 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痫具有较好的长程保留率、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惊厥患儿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
    李晓华,王继春,朝鲁门其其格,杨光路,任少敏,付亮
    2014, 32(7):  637.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0
    摘要 ( 373 )   PDF (1349KB) ( 4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水平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90 例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的频率和单次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短程惊厥组(51 例) 和长程惊厥组(39 例),再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采集患儿惊厥发作后24~48 h 内的脑脊液;以23 例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手术前采集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各组脑脊液中NSE 水平。结果 长程惊厥组及短程惊厥组脑脊液NSE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长程惊厥组更高于短程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无论在短程还是长程惊厥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NSE 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而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惊厥发作可导致脑脊液中NSE 水平升高,尤以长程惊厥及病毒性脑炎明显;脑脊液中NSE 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后脑损伤的客观指标。
    足月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临床分析
    张凌君,李卫国,盛秋明,戴劲盛,褚陈娟
    2014, 32(7):  64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1
    摘要 ( 370 )   PDF (1329KB) ( 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在入院24 h 内检测的血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56 例足月窒息新生儿中,血糖异常95 例(37.11%),其中低血糖63 例(24.61%),高血糖32 例(12.50%);血糖正常161 例(62.89%)。低血糖、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三组新生儿,轻度和重度窒息的分布及不同功能损害所累及器官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三组中足月小样儿、正常出生体质量儿以及巨大儿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256 例患儿中,206 例轻度窒息,50 例重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及高血糖的比例均高于轻度窒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227 例(88.67%)累及器官发生功能损害,96 例累及1 个器官,72 例累及2 个,59 例累及≥ 3 个,三组间血糖异常、低血糖以及高血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累及≥ 3 个器官患儿的血糖异常和高血糖比例较高,而累及2 个器官患儿低血糖的发生比例较高。结论 重度窒息、功能损害所累及器官数多的足月窒息儿更易发生高血糖。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
    代苗英,李少兵,胡金绘,查丽,武荣
    2014, 32(7):  644.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2
    摘要 ( 345 )   PDF (1331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2 年8 月至2013 年7 月收治入院的156 例RDS 新生儿,依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 周)42 例,晚期早产儿组(出生胎龄34~36 周)52 例,足月儿组(出生胎龄≥ 37 周)62 例。回顾性分析RDS 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56 例RDS 新生儿中,男女比例2.25:1;3 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比例为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发病时间和入院年龄随胎龄增加均有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3组新生儿高危因素分析,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均以早期早产儿最多,晚期早产儿次之;足月儿剖宫产率最高;早期早产儿不明原因早产概率高于晚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3 组新生儿中,足月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率最低;早期早产儿X 线分级Ⅱ级以上的比例最高,吸氧和住院时间最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合并肺部感染、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均为最高,足月儿合并气胸的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3 组新生儿中,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胎龄RDS 新生儿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需考虑胎龄因素。对于足月儿要严格掌握择期剖宫产的指证,减少RDS 发生。
    联合检测促甲状腺素及游离甲状腺素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姚英姿,江陵,张翠梅,黄湘,梁睿,黄连红,万志丹,严雪勤
    2014, 32(7):  64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3
    摘要 ( 377 )   PDF (1305KB) ( 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促甲状腺素(TSH) 及游离甲状腺素(FT4) 水平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3 年6 月至2013 年12 月出生的活产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TSH 及FT4 水平;对筛查阳性者再采血检测血清TSH 及FT4 水平,并与干血滤纸片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筛查新生儿31 199 例,确诊CH 12 例,发生率1/2 600,高TSH 血症4 例,未检测到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确诊CH新生儿的血清TSH及FT4 的检测结果与干血滤纸片检测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干血滤纸片中TSH 及FT4 水平可用于新生儿CH 筛查,并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对中枢性CH的筛查。
    南京地区284 例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杨洋,刘云,阚清,邱洁,吴越,周晓光,李勇
    2014, 32(7):  653.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4
    摘要 ( 344 )   PDF (1340KB)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6 月至2013 年5 月收治的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初发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284 例,男: 女=1.51:1。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足月儿组ABO 溶血、败血症的发生概率高于早产儿组;而早产儿组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颅内出血的发生概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产儿比较,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黄疸出现日龄和黄疸高峰日龄均较早,黄疸持续时间较短,胆红素下降速率较快,黄疸高峰时白蛋白水平较高,黄疸高峰时的间接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足月儿非溶血组相比,足月儿溶血组黄疸出现日龄较小,黄疸达高峰的日龄也较小,黄疸高峰时总胆红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溶血组经皮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早产儿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异常与胆红素峰值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足月儿与早产儿、溶血性与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无乳链球菌感染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1 例报告
    陈洁,李芹
    2014, 32(7):  658.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5
    摘要 ( 399 )   PDF (1149KB)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GBS)感染致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的早期识别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典型GBS 感染致化脓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患儿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患儿为晚发型GBS 感染,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临床恢复较慢,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发现存在硬膜下积液,延长万古霉素疗程而痊愈。结论 临床应重视晚发型GBS 感染,并注意其化脓性脑膜炎、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并发症;应早期、合理、足疗程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PCT、IL-6 及CRP 在伴外科并发症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变化的意义
    李斌德,颜禄斌,达怡辰,沈阳,李刚,李来元
    2014, 32(7):  66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6
    摘要 ( 381 )   PDF (1371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伴腹部外科并发症的过敏性紫癜(HSP) 患儿血清前降钙素(PCT)、白介素-6(IL-6) 及C- 反应蛋白(CRP)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期间住院的伴腹部外科并发症的HSP 患儿48 例,于入院第1、3、5 天及出院前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PCT、IL-6 及CRP 水平。结果 HSP 患儿入院第1、3、5 天血清PCT、IL-6水平以及入院第1、3 天血清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HSP 患儿,入院第1、3、5 天以及出院前血清PCT、CRP 和IL-6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手术治疗患儿第3、5 天的血清PCT、 IL-6 水平低于非手术治疗患儿,第5 天血清CRP 水平低于非手术治疗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患儿血清PCT 水平与IL-6、CRP 的水平均呈直线正相关(r=0.48、0.62,P 均<0.01)。结论 PCT、IL-6 及CRP 水平变化可能与HSP 伴发的腹部外科并发症的发生与感染因素关系密切,监测其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张慧,王莹,李璧如,钱娟,胡肖伟,任宏,张建
    2014, 32(7):  664.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7
    摘要 ( 279 )   PDF (1272KB)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近五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内科死亡病例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期间PICU 中330 例内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 至2012 年PICU 病死率由5.85% 降至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 例死亡病例中婴儿136 例(41.21%),幼儿73 例(22.12%),学龄前儿童51 例(15.45%),学龄及青春期患儿70 例(21.21%)。随年份变化,不同年龄组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6.90,P=0.009)。各年份均以婴儿组的病死率较高;随时间推移,婴儿及幼儿组的病死率有下降趋势,而学龄及青春期组的病死率有上升趋势。致死疾病中,心血管系统(33.94%)占首位,其次为血液肿瘤(31.52%);不同年龄组患儿的致死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余三组均以血液肿瘤为主。死亡病例入PICU24 h 内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危重组占67.49%,极危重组占15.48%。住院时间与危重程度具有负相关性(r=–0.313,P<0.001)。结论 近五年我院PICU 病死率逐年下降,婴儿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非婴儿期血液肿瘤是主要的致死疾病。入院时处于危重或极危重状态是导致住院早期死亡的原因。
    慢性咳嗽儿童生活质量研究
    张翠,宋军,忻悦,唐燕,吕进泉,张凡
    2014, 32(7):  668.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8
    摘要 ( 300 )   PDF (1321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药物、心理干预后儿童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9~12 岁慢性咳嗽儿童100 例,给予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并随访,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以100 例9~12 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随着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时间延长,慢性咳嗽儿童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χ2=113.38,P<0.001)。治疗前,慢性咳嗽儿童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总体满意度的得分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后,其家庭生活、同伴交往、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体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总体满意度的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甚至躯体体验和情感成分的得分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慢性咳嗽儿童生活质量下降,药物及心理干预可改善慢性咳嗽儿童的生活质量。
    两种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价值
    李晓迎,黄延风,潘云,朱朝敏,刘芮汐,黎梅花,苏薇
    2014, 32(7):  67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19
    摘要 ( 317 )   PDF (1708KB)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初步鉴定为结核病分支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分别经传统PNB/TCH 鉴定,以及选择7 基因位点16SrRNA、Rv0577、IS1561、Rv1510、Rv1970、Rv3877/8 及Rv3120,及4 基因位点ropB、RD1、RD8(present)、RD8(delete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扩增和鉴定。结果 共收集204 株临床分离菌株,传统PNB/TCH 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9 株,牛结核分枝杆菌3 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 株。4 位点PCR 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6 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 株,卡介苗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3 株。7 位点PCR 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1 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 株,卡介苗3 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4 株,山羊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各1 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 株。结论 两种PCR 方法均较传统方法简便快捷,且均可较快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更多的亚种。7 位点能鉴定出除非洲分枝杆菌Ⅱ型以外的所有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亚种。4 位点在鉴定卡介苗菌株中更加迅速简便。
    实验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
    卢太苓,路明,刘运翠
    2014, 32(7):  677.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0
    摘要 ( 290 )   PDF (2572KB) ( 2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在小鼠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中的可能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雄性BALB/c 4 周龄小鼠80 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柯萨奇病毒B3 重复感染建立心肌炎模型,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初次接种病毒后第7、14、28、42 天,随机抽取8 只存活小鼠处死并留取标本,测定小鼠不同时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 值(Masson 染色)、bFGF 和TGF-β1 的蛋白及mRNA 表达(免疫组化及RT-PCR 方法),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各时间点,实验组小鼠bFGF、TGF-β1 的蛋白及mRNA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且均与CVF 呈正相关(r=0.86~0.95,P 均<0.01),bFGF 与TGF-β1 的表达(mRNA 和蛋白) 也呈显著正相关(r=0.94、0.92,P 均<0.01)。结论 bFGF 与 TGF-β1 可能协同促进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为今后心肌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
    高雪,尚小领,乔海霞,张彦霞,张存晖,张玉妥
    2014, 32(7):  682.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1
    摘要 ( 401 )   PDF (5876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体外建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生物膜(BF),观察细菌形成BF 后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从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离体腺样体组织中分离30 株流感嗜血杆菌,并以96 微孔板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SEM)鉴定BF 形成;分别测定氨苄西林(AMP)、头孢曲松(CRO)、左氧沙星(LVFX)和阿奇霉素(AZM)4 种抗菌药物浮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生物膜菌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 30 株流感嗜血杆菌体外都有不同程度BF 形成。当BF 形成后,不同抗生素的MBEC 较其MIC、MBC 增高程度大小不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EC/MBC:H=91.54,MBEC/MIC:H=87.91;P 均<0.001)。AMP 的MBEC 最高,可高达MBC 和MIC 的100 多倍;CRO 的MBEC 较MBC 和MIC 可增高数十倍,LVFX 和AZM 对BF 的MBEC 最接近于MBC 和MIC。结论 BF 形成后,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增强;氟喹诺酮类LVFX 和大环内酯类AZM 对流感嗜血杆菌BF 作用相对良好。
    循证医学
    儿童吉兰- 巴雷综合征临床指南的系统评价及循证用药
    张宏亮,廖乙媚,刘滔滔
    2014, 32(7):  686.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2
    摘要 ( 419 )   PDF (1270KB) ( 109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吉兰- 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指南,为临床循证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GBS 相关指南;其次检索美国医疗保健与质量局(NGC)、国际指南数据库(GIN)、Trip 等指南数据库以及各大医学会及行业机构网站包括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儿科学会(AAP)、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和中国临床指南协作网。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或建网至2013 年10 月。由2 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AGREE Ⅱ工具评价指南的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 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指南5 篇,时间跨度从2003—2012 年,5 篇指南分别来自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纳入指南最终推荐均为B级,在AGREE Ⅱ各领域中“制定严谨性”与“清晰性”总体得分最高,而得分普遍较低的领域是“应用性”。血浆置换(PE)和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 对于GBS 的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不建议两者联合应用,同时对于激素的使用也持否定的态度。结论 儿童GBS 治疗的选择,各指南推荐内容基本一致。循证指南中对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的划分标准不一,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指南地应用策略要进一步加强。
    罕见病 疑难病
    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李小琳,付四毛,刘玉玲,张莉,林国模,潘晓芬
    2014, 32(7):  690.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3
    摘要 ( 332 )   PDF (1198KB) ( 6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 例XLA 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 例XLA 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 个月至6 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 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 细胞明显降低。3 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 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 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 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 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 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 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 的重要环节;XLA 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 和NSAIDs 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儿童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 例报告
    王怀立,张园园,禚志红,王叼,谢垒,陈晓昕,李海英
    2014, 32(7):  694.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4
    摘要 ( 446 )   PDF (1776KB)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 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6 岁的IHES 患儿的病程及诊治过程。结果 患儿以腹部不适起病,短期内出现腹胀、呼吸困难、黄疸、四肢水肿,且肝脾进行性增大。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186.39×109/L,骨髓涂片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至90.4%,FIL1P1-PDGFRα融合基因检测、寄生虫、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CT 及其他检查提示消化、循环、血液、神经系统均受累。诊断考虑IHES。给予羟基脲联合激素应用,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下降,但症状、体征无缓解,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儿童IHES 临床罕见,治疗、预后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婴儿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 例报告
    王文娟,文红霞,聂丽
    2014, 32(7):  698.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5
    摘要 ( 280 )   PDF (1719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
    李在玲
    2014, 32(7):  699.  doi:10.3969 j.issn.1000-3606.2014.07.026
    摘要 ( 291 )   PDF (1122KB) ( 7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