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纪念陈瑞冠先生特辑
    我与陈瑞冠教授两三事
    萧广仁
    2024, 42(2):  0-0. 
    摘要 ( 58 )   PDF (5625KB)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忆我的恩师陈瑞冠教授
    顾学范
    2024, 42(2):  1-1. 
    摘要 ( 53 )   PDF (1637KB)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赤子之心,慎终如始:陈瑞冠教授与《海外飞鸿》
    孙锟, 施敏
    2024, 42(2):  2-2. 
    摘要 ( 43 )   PDF (2839KB)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述评
    中国新生儿筛查四十三年发展历程——从陈瑞冠教授说起
    赵正言
    2024, 42(2):  89-92.  doi:10.12372/jcp.2024.24e0027
    摘要 ( 64 )   HTML ( 16 )   PDF (1275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新生儿筛查事业经过四十三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陈瑞冠教授不仅是中国新生儿筛查领域的开拓者,更是这一学科的创始人。本文将全面回顾中国新生儿筛查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生儿筛查病种的扩大及技术创新、相关国家政策的颁布,新生儿筛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新生儿筛查对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此纪念陈教授的卓越贡献。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历程
    冯一, 蔡威
    2024, 42(2):  93-95.  doi:10.12372/jcp.2024.24e0002
    摘要 ( 93 )   HTML ( 17 )   PDF (1304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又称特医食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转变。本文梳理了中国特医食品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产品种类、研发能力以及法规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特医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医食品将在临床营养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医学时代罕见病研究发展新趋势
    王剑, 李牛
    2024, 42(2):  96-101.  doi:10.12372/jcp.2024.23e1260
    摘要 ( 83 )   HTML ( 18 )   PDF (1287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幅提升了罕见病的诊断效率,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未能确诊。近年来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脂质组、表观遗传组等多种检测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使得基于多组学手段综合诊断罕见病患者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伴随确诊病例的增加,如何有效整合患者临床资料、搭建罕见病数据库以满足高质量研究型患者队列建设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多组学信息大数据模型的开发可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罕见病研究中的应用,这将助力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评估和精准分型等,并有效提升基因治疗等创新诊疗技术的研发效率。罕见病研究已迈入数字医学时代,这也是更高水平地满足患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现实需要。

    论著
    上海市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建设和阶段性数据总结
    李牛, 李磊, 陈会文, 王剑, 张浩
    2024, 42(2):  102-109.  doi:10.12372/jcp.2024.23e0769
    摘要 ( 81 )   HTML ( 15 )   PDF (1402KB) ( 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上海市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并回顾性分析数据库中已收录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谱等资料,明确儿童罕见病病种分布特征,为建设高水平专病队列及系统管理罕见病患儿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病种目录以及各病种数据集,建成联通医院信息系统的区域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对数据库中患儿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数据库1期共收录2008—2021年诊断的6 341例罕见病患儿,覆盖109种疾病。门诊和住院患儿占比分别为59.4%(3 764例)和40.6%(2 577例),男女性别比为1.36︰1;占比较高的病种主要包括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1.3%)、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7.9%)、血友病(5.5%)和神经纤维瘤(5.4%)等。伴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明确诊断的儿童罕见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80%的患儿在10岁之前可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纳入门诊和住院患儿的罕见病登记数据库,描述了儿童患者的疾病谱和人口学特征,并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进步。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纳入更多罕见病病种,并多中心建设更高水平儿童罕见病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专病数据探讨20种儿童罕见病的临床特征
    赵帅, 马昂, 罗淑颖, 夏松辰, 郝婵娟, 李巍, 卫海燕, 张耀东
    2024, 42(2):  110-115.  doi:10.12372/jcp.2024.23e0781
    摘要 ( 98 )   HTML ( 19 )   PDF (1371KB) ( 4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医院儿童罕见病数据库,挖掘和评估不同罕见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推动临床罕见病患儿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医院罕见病数据库(一期)中的患儿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为2011年5月16日至2023年1月29日。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挖掘到的病例数、性别、地域、年龄、基因检查、重复门诊和住院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数据库共纳入3 491例患儿,涵盖了20种罕见病,占罕见病目录的9.7%(20/207)。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30∶1(1 975男性/1 516女性)。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1 024例,占29.3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944例,占27.04%)和苯丙酮尿症(191例,占5.47%)是排名前三的罕见病。基因检测数据纳入220份,占疾病总数量的6.30%。住院病例涵盖了16个省份,其中河南省的病例占比96.60%(1988/2058)。婴儿期罕见病占总病例数的42.36%(1479/3491)。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是重复住院罕见病中占比最高的,为24.24%(8/33),而卡尔曼综合征患儿的重复门诊率最高,为51.85%(14/27)。结论 专病数据库20种儿童罕见病的患儿临床特征总结,为推动儿童罕见病的防控、检测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腺苷脱氨酶2缺乏症临床特征与基因型分析
    周洋, 武亚丽, 丁艳
    2024, 42(2):  116-120.  doi:10.12372/jcp.2024.22e0958
    摘要 ( 79 )   HTML ( 12 )   PDF (2659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3例腺苷脱氨酶2(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浆中ADA2酶的活性。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基因型特征。结果 本组3例患儿均存在ADA2基因变异,例1以反复发热、皮疹、惊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脑卒中,伴炎症指标明显升高,AD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39G>T和c.484T>C突变。例2以反复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中合并消化道穿孔、脑卒中,炎症指标明显升高。WES检测发现ADA2基因存在c.916C>T及c.1069G>A复合杂合突变。例3以反复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心肌炎,伴免疫功能明显下降;WES检测发现患者ADA2基因存在c.849T>G纯合突变。血浆ADA2酶活性测定发现例1和2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ADA2缺乏症国内罕见,临床特征多变,掌握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CHD2基因相关癫痫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分析
    张晓莉, 王梦月, 张晨宇, 李佳霖, 马轶超, 王俊玲, 李小丽, 韩瑞, 徐丹, 贾天明
    2024, 42(2):  121-126.  doi:10.12372/jcp.2024.22e1638
    摘要 ( 85 )   HTML ( 14 )   PDF (2854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HD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 对6例CHD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基因特点及抗癫痫发作药物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癫痫起病年龄为1岁8个月至12岁。癫痫发作类型包括局灶性发作及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各3例次,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失神发作2例次,不典型失神发作、痉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及强直发作各1例次。3例诊断为癫痫综合征,其中2例为Jeavons综合征,1例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2例具有光敏性。共患病中智力障碍6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3例,孤独症谱系疾病2例,精神障碍1例。6例CHD2基因变异中4例为新发突变,2例为母源;其中无义突变3例,错义突变2例,片段缺失1例。末次随访年龄5岁至15岁10月龄,5例患儿抗癫痫药物规律治疗,4例有效,其中2例癫痫发作控制超2年,1例控制1年8月。结论 癫痫发作是CHD2基因变异的常见表型,癫痫起病年龄差别较大,表型为Jeavons综合征者预后不良,丙戊酸钠对CHD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疗效相对较好。精神障碍为罕见临床表型。

    STXBP1基因相关脑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
    李小丽, 张晓莉, 李肖, 韩瑞, 徐丹, 甘玲, 贾天明
    2024, 42(2):  127-132.  doi:10.12372/jcp.2024.22e1145
    摘要 ( 76 )   HTML ( 11 )   PDF (1350KB) ( 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STXBP1基因相关脑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例STXBP1基因相关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基因结果、治疗及疗效情况。结果 11例患儿中男4例,女7例,10例患儿存在癫痫发作伴发育迟缓,1例患儿仅表现为发育迟缓。癫痫首发年龄为3天~1岁半,3个月以内起病者6例,3~12个月起病者3例,1岁以上起病者1例。常见的发作类型为痉挛和局灶发作。11例患儿均存在脑电图异常包括背景慢、多灶放电、爆发抑制和高度失律等。2例早期为大田原综合征,后期演变为婴儿痉挛症,5例为婴儿痉挛症,余为不能分型的癫痫综合征。4例患儿头颅MRI存在非特异性异常,包括髓鞘化发育落后、额颞部蛛网膜下隙增宽。所有患儿均存在STXBP1基因变异,共有11种突变类型,其中错义突变7例、移码突变1例、剪切突变1例、缺失突变2例,7例患儿的突变位点尚未见文献报道,分别为c.1694T>A、c.1115T>G、C.133_135del、C.1543dupG、6-17号外显子杂合缺失、C.429+1G>C、C.855C>G及c.842_843insGGACGACGGCCTGTGGATAGCACT。随访中11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发育迟缓,2例患儿已死亡,4例患儿存在孤独症样表现。10例癫痫患儿均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1例为单独应用完全缓解,5例患儿部分有效,4例患儿无效。3例患儿癫痫发作完全缓解,余7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结论 STXBP1脑病患儿发育迟缓相对严重,婴儿痉挛症表型最常见,癫痫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7个未报道突变位点丰富了STXBP1脑病的基因谱。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新生儿筛查结果分析
    黄慈丹, 许海珠, 温英梅, 刘秀莲
    2024, 42(2):  133-138.  doi:10.12372/jcp.2024.22e1193
    摘要 ( 55 )   HTML ( 8 )   PDF (1388KB) ( 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FAOD)的发病率,分析确诊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海南省出生缺陷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数据。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新生儿干血斑中游离肉碱以及30种酰基肉碱水平。初筛阳性新生儿进行召回复查血串联质谱,气相质谱测尿有机酸,采集新生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研究期间共出生66 578名新生儿,参与筛查46 285名(69.5%),初筛阳性513例(初筛阳性率为1/90),召回501例,确诊FAOD 11例,发病率1/4208,其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6例,短链、中链、极长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和Ⅱ缺乏症各1例。结论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FAOD发病率较高,以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较为多见。建议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纳入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0天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孙若楠, 李泊涵, 郑德菲, 赵夏莹, 林子云, 胡昳歆, 高莉, 高静, 李捷, 卢俊, 肖佩芳, 潘健, 凌婧, 方芳, 胡绍燕
    2024, 42(2):  139-145.  doi:10.12372/jcp.2024.22e1533
    摘要 ( 76 )   HTML ( 15 )   PDF (1416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51例患儿,男213例、女138例。截止至2019年9月1日,共29例(8.3%)患儿发生BOS,男11例、女18例,中位年龄92.0(67.0~132.0)月。移植至发生BOS的中位时间为10.0(8.5~20.0)月。移植后1、2、3年BOS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0±1.3)%、(10.0±1.8)%、(10.7±2.0)%。29例BOS患儿中,28例BOS发病前合并其他靶器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女性、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是B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OS是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女性、年龄较大、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发生BOS的风险更大。

    利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诊断杜氏肌营养不良1例报告
    梁欢, 张惠文
    2024, 42(2):  146-150.  doi:10.12372/jcp.2024.22e1407
    摘要 ( 63 )   HTML ( 11 )   PDF (1494KB) ( 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OGM)在杜氏肌营养不良(DM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例疑似DMD的患儿进行OGM分析,以期发现致病的分子基础。结果 1例男性患儿,7月龄时发现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临床疑诊DMD。经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分析(MLPA)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均未发现致病性基因变异。21月龄独走不稳,易摔跤,查体发现双侧腓肠肌肥大、肌力低下。2岁时通过OGM识别出DMD基因内一个长约711kb的臂内倒位,涉及该基因44~55号区段的12个外显子,实现了该患儿的分子诊断。结论 OGM技术能够成功识别出DMD基因的倒位突变,有望成为该病的补充诊断手段。

    临床报道
    早产儿急性肝功能衰竭
    周琳, 刘成博, 刘明, 朱云开, 陆永健, 张拥军, 夏红萍
    2024, 42(2):  151-156.  doi:10.12372/jcp.2024.22e1420
    摘要 ( 84 )   HTML ( 14 )   PDF (1810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新生儿肝功能衰竭提供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例早产儿,生后持续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伴胆汁淤积、腹水。新生儿科联合医学影像科、口腔科、超声诊断科多学科讨论,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结果 患儿生后早期出现肝功能衰竭,经多学科讨论,考虑GALD-NH可能。完善口腔黏膜活检,未发现阳性结果。腹部(肝脾、胰腺)MRI显示肝、脾T2WI弥漫性信号减低。肝穿刺病理显示肝细胞局灶性颗粒样铁沉积,明确诊断为GALD-NH。结论 新生儿肝功能衰竭除需考虑感染性肝病、胆道系统阻塞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外,还需考虑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

    文献综述
    Bardet Biedl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林娇, 徐鑫星, 王传凯, 蒋丽琼, 王春林
    2024, 42(2):  157-163.  doi:10.12372/jcp.2024.22e1314
    摘要 ( 85 )   HTML ( 198 )   PDF (1353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rdet Biedl综合征(BB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病变、多指(趾)畸形、肥胖、智力低下、性腺发育不良和肾功能异常。迄今已明确26种致病基因,均定位于初级纤毛上,其中BBS1BBS2BBS10是最常见的变异基因。对于该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性疗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本文从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致病基因、我国BBS患者现状、治疗等角度对该疾病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软骨细胞外基质基因调控与遗传缺陷研究新进展
    金渝瑜, 罗飞宏
    2024, 42(2):  164-170.  doi:10.12372/jcp.2024.23e0827
    摘要 ( 71 )   HTML ( 193 )   PDF (1353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长板软骨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精密的生物学过程,受到细胞外基质、细胞内信号、旁分泌信号、内分泌信号等综合调控。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细胞的结构支持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传递生长因子与软骨发育相关信号分子的介质,调节软骨细胞的生长发育。文章对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功能,编码软骨细胞外基质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影响骨骼发育的机制,以及致病性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软骨细胞外基质变异造成的遗传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继续教育
    儿科数字化研究网络现状与展望
    王博, 周欣, 孙晶, 赵鎏丹, 孙锟
    2024, 42(2):  171-176.  doi:10.12372/jcp.2024.23e0824
    摘要 ( 68 )   HTML ( 196 )   PDF (1323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成人存在相当差异,亟待建立一系列符合儿童疾病与人群特征的诊治指南。但大多数儿童疾病发病率较低,单中心临床研究无法形成有效的证据支持。数字化研究网络是由多家医学机构、专病研究网络以及数据合作平台共同组成的互联互享的研究平台,可以募集足够的样本量,高效地开展儿科临床研究,帮助更好地理解儿童疾病,促进诊疗方案的改进。本文主要从基于儿科研究网络的临床研究及关键技术进行综述,讨论现存的问题及后续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后续儿科研究网络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进一步提升我国儿科的临床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