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4-15
      
    专家笔谈
    新冠疫情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变迁及诊断策略
    王宇清, 蒋吴君, 顾文婧
    2022, 40(4):  241-246.  doi:10.12372/jcp.2022.22e0195
    摘要 ( 805 )   HTML ( 182 )   PDF (1225KB)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2019)疫情以来,儿童呼吸道病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均有所变化,病原学检测及持续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依据。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
    刘峰
    2022, 40(4):  247-251.  doi:10.12372/jcp.2022.22e0170
    摘要 ( 584 )   HTML ( 211 )   PDF (1231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炎支原体(MP)通过对呼吸道组织造成直接损害和免疫损伤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目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及MPP并发症如支气管黏液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明显增多。因此,把握RMPP以及MPP相关并发症的预测及诊断的临床指标对于儿童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疾病专栏
    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54例儿童临床特点分析
    吕媛, 舒桂华, 侯玮玮, 路星星, 袁敏, 王月媛, 陶月红
    2022, 40(4):  252-257.  doi:10.12372/jcp.2022.21e1264
    摘要 ( 421 )   HTML ( 10 )   PDF (1179KB) ( 1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异同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市54例确诊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确诊的青壮年成人患者比较。结果 儿童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8.1±3.4)岁。成人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4±7.6)岁。与成人组相比,儿童组轻型比例较高,疫苗接种比例较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的比例较低,CK-MB较高,CRP和IL-6水平较低,入院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及IgG的滴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以中药、体位治疗及对症处理为主,预后均良好,儿童组从起病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0(2.0~7.0)d,成人组为7.0(4.2~10.8)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后儿童组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的峰值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也是SARS-CoV-2 delta变异株的易感人群,感染后以轻型多见,更易发生心肌损伤,疾病恢复较成人更快。
    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高危因素分析
    苏艳艳, 汤昱, 王艳琼, 徐沙沙, 董利利
    2022, 40(4):  258-262.  doi:10.12372/jcp.2022.21e0199
    摘要 ( 464 )   HTML ( 9 )   PDF (1205KB) ( 2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情况分为黏液栓组和非黏液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共收治大叶性肺炎患儿935例。根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纳入黏液栓组135例,男73例、女62例,中位年龄5.0(3.1~7.0)岁;简单随机法抽取非黏液栓组135例,男75例、女60例,中位年龄5.8(4.0~7.0)岁。与非黏液栓组相比,黏液栓组的热程较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CD4/CD8水平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原体均以肺炎支原体为主,黏液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为92.6%,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比例为20.7%,肺炎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比例为51.1%,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比例为14.1%,高于非黏液栓组的77.0%、11.9%、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8.51,P均<0.05)。黏液栓组感染部位为肺下叶和左肺下叶的比例高于非黏液栓组,胸腔积液、肝功能损伤以及后遗症发生率均高于非黏液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LDH和CD4/CD8是大叶性肺炎形成黏液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黏液栓的形成与LDH、CD4/CD8有关。
    百日咳患儿血清PT-IgG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甘川, 吴小英, 许红梅
    2022, 40(4):  263-267.  doi:10.12372/jcp.2022.21e0566
    摘要 ( 525 )   HTML ( 7 )   PDF (1173KB) ( 3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百日咳患儿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程、百日咳疫苗接种剂次、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百日咳患儿PT-IgG水平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38例患儿,其中未接种组313例,男177例、女136例,中位年龄78.0(52.0~125.0)天;接种组325例,男163例、女162例,中位年龄232.0(144.0~483.0)天。未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14d、15~21d、>21d)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21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15~21d组和>21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不同疫苗接种剂次组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疫苗接种剂次增加,PT-IgG水平逐渐增高。未接种组中,无论重症组还是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中,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百日咳鲍特菌急性感染期患儿PT-IgG不高,59.9%低于20IU/mL;PT-IgG水平受到疫苗接种剂次及采样时病程的影响。
    肺炎并肺不张690例病原学分析
    李悦菡, 刘铮, 符州, 杨志梅
    2022, 40(4):  268-273.  doi:10.12372/jcp.2022.21e0706
    摘要 ( 374 )   HTML ( 8 )   PDF (1183KB) ( 2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肺炎并肺不张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690例肺炎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受累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疗效等。结果 690例患儿中男353例、女337例,中位年龄4.1(2.5~6.8)岁。其中病原明确者 601例(87.1%),感染病原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330例,47.8%),其次为细菌(271例,39.3%)和病毒(209例,30.3%)。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之间病原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与幼儿组细菌、病毒以及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均较高,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支原体感染比例较高;春、秋季细菌感染比例较高,冬季病毒感染比例较高,夏、秋季支原体感染比例较高。不同年龄段之间患儿肺炎并肺不张的好发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右肺上叶肺不张比例较高,幼儿、学龄前期和学龄组右肺中叶肺不张比例较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次数与病原种类、受累肺叶数量有相关性(P<0.01),单病原组以及单叶肺不张组灌洗次数为1次的比例较高。结论 肺炎并肺不张的病原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各年龄段、各季节之间病原组成存在差异,受累肺叶以右肺中叶常见,预后与病原体种类、受累肺叶数量密切相关,混合感染、多叶肺不张易导致难治性肺不张。
    儿童胸膜结核瘤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袁叶玲, 张锋, 王团美
    2022, 40(4):  274-278.  doi:10.12372/jcp.2022.21e1202
    摘要 ( 341 )   HTML ( 7 )   PDF (1769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胸膜结核瘤(PTM)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与疗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PTM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儿中男24例、女12例;农村26例、城市10例;中位年龄10.0(7.3~13.8)岁,0~5岁4例,~10岁11例,~14岁12例,>14岁9例。均有明确结核性胸膜炎病史。胸部CT扫描均提示PTM典型表现,单发病灶30例,多发病灶6例;病变位于右侧22例,左侧12例,双侧2例。均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核心抗结核方案,其中在抗结核治疗<3月出现PTM者24例,~6月出现9例,>6月出现3例。诊断为PTM后,25例维持原方案治疗,4例联用利奈唑胺、3例联用乙胺丁醇,手术治疗4例。34例治愈,2例处于治疗中。结论 儿童PTM多发生在大龄男童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3月内,胸部CT检查有利于发现PTM,大部分患儿经内科治疗可痊愈。
    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卡他布兰汉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武银银, 张利亚, 陶云珍, 黄莉莉, 季伟
    2022, 40(4):  279-283.  doi:10.12372/jcp.2022.21e1254
    摘要 ( 361 )   HTML ( 3 )   PDF (1202KB) ( 2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卡他布兰汉菌(MC)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药敏变迁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根据年龄、季节、基础疾病情况等进行分组,监测MC感染流行特点并动态观察MC药敏变迁情况。结果 近13年共收集27 47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其中742份标本培养出MC,MC总检出率为2.7%。2008年至2020年MC的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17年度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组间M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3~5岁检出率较高,>5岁检出率较低。春、夏、秋、冬各季节M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以秋季较高,夏季较低。27 47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者占18.9%。有基础疾病组MC检出率为1.8%,低于无基础疾病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结2013—2020年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MC对利福平、氯霉素、头孢噻肟、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8年间药敏试验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对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也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 苏州地区MC感染患儿以<5岁人群为主,秋季为好发季节,MC对多种抗生素维持较高的敏感率;儿童呼吸道MC感染建议首选阿莫西林治疗。
    综合报道
    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急性期视觉诱发电位特点分析
    陈金晓, 孙静, 杨文民, 王小月, 王昕, 杨健
    2022, 40(4):  284-289.  doi:10.12372/jcp.2022.21e1251
    摘要 ( 319 )   HTML ( 1 )   PDF (1185KB) ( 2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急性期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CNS-IID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MOG抗体检测结果以及是否存在视神经炎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间VEP特点。结果 67例CNS-IIDDs患儿中,MOG抗体阳性组29例(43.3%),15例(51.7%)存在视神经炎;MOG抗体阴性组38例(56.7%),19例(50.0%)存在视神经炎。对所有患儿双眼分别进行VEP检测,MOG抗体阳性组含58只眼,MOG抗体阴性组含76只眼,共获得了134只眼的VEP结果。非视神经炎组66只眼中,MOG抗体阳性组的VEP异常率(14/28,50.0%)明显高于MOG抗体阴性组(9/38,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炎组68只眼中,MOG抗体阳性组的盲及重度视力损害比例高于MOG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G抗体阳性组58只眼中,不同MOG抗体滴度组之间VEP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OG抗体滴度增高,VEP异常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VEP检查可以较好地发现MOGAD的视神经亚临床病灶。高MOG抗体滴度条件下发生视觉通路损伤的概率可能更高。
    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6例临床疗效分析
    杨怡君, 张珍, 王雨蒙, 李明, 姚志荣
    2022, 40(4):  290-293.  doi:10.12372/jcp.2022.21e0988
    摘要 ( 574 )   HTML ( 9 )   PDF (1340KB) ( 6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的临床特征,并观察克拉霉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克拉霉素治疗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6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中位年龄5.0(4.3~5.0)岁。皮损特点为口周、鼻周的红斑丘疹;6例均累及口周和鼻周,3例同时累及眼周,1例累及颈部,1例累及外阴。中位病程为4.0(3.3~7.8)月。确诊后均给予克拉霉素125 mg,每日1次口服。皮损清除中位时间为18.0(16.0~19.0)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克拉霉素在治疗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方面可能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去氨加压素对单症状遗尿症患儿症状及睡眠质量影响
    吕磊, 王一鹤, 胡绘杰, 赵莹, 刘二鹏, 张艳平, 蒲青崧, 杨兴欢, 汲凤平, 文建国
    2022, 40(4):  294-299.  doi:10.12372/jcp.2022.21e1237
    摘要 ( 381 )   HTML ( 8 )   PDF (1196KB) ( 2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单症状遗尿症(MNE)患儿症状和睡眠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2018—2020年门诊就诊的69例MNE患儿进行为期12周的DDAVP治疗随访研究,12周后根据遗尿改善情况将患儿分为治疗改善组和无改善组,分析DDAVP治疗对遗尿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结果 基线入组的69例MNE患儿中,7例中途退出随访,最终纳入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8.77±1.94)岁。接受DDAVP治疗的MNE患儿,基线、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遗尿夜晚数、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总分、遗尿发生时间、平时及周末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遗尿夜晚数和CSHQ总分较基线值明显下降,遗尿发生时间、平时及周末睡眠时间较基线值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改善组(n=22)相比,第8周、第12周改善组(n=40)的CSHQ总分较低,遗尿发生时间、平时和周末睡眠时间均明显延长,每周遗尿夜晚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CSHQ评分8个层面得分来看,改善组在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及白天嗜睡层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改善组仅在睡眠持续时间层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DAVP治疗12周可明显改善MNE患儿的症状并提高其睡眠质量。
    罕见病 疑难病
    GRIN2B基因错义变异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27型1例报告
    梅道启, 梅世月, 王潇娜, 王媛, 陈国洪, 杨志晓, 陈晓轶, 张耀东, 杨秀安
    2022, 40(4):  300-305.  doi:10.12372/jcp.2022.21e0540
    摘要 ( 755 )   HTML ( 25 )   PDF (2315KB) ( 3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发性癫痫性脑病(EOEE)是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出现的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具有遗传异质性,表现为早发性、难治性和多种发作类型及全面发育迟滞或倒退等特征。文章回顾分析1例确诊GRIN2B基因变异致EOEE 27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为12月龄女童,生后第2天起病,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头颅磁共振示双侧额部蛛网膜下腔增宽;长程视频脑电图示醒-睡各期均有多灶性尖波、棘波发放,有与临床发作同期的脑部异常放电,提示睡眠期右侧额叶、中央区尖波、棘慢波发放。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GRIN2B基因存在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2635G>A(p.Glu879Lys)(NM_000834),父母及哥哥基因型为野生型,关联EOEE 27型,未见本位点变异相关文献报道。根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定为可能致病。患儿应用托吡酯、奥卡西平及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随访患儿发育较正常同龄儿落后,无癫痫发作,脑电图未见异常放电。GRIN2B基因错义变异(NM_000834):c.2635G>A(p.Glu879Lys)是患儿的可能病因。

    PARS2基因变异致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1例报告
    王秀英, 田杨, 石真, 侯池, 李小晶, 朱海霞, 曹彬彬, 陈文雄, 伍湘玲
    2022, 40(4):  306-310.  doi:10.12372/jcp.2022.21e0723
    摘要 ( 826 )   HTML ( 38 )   PDF (3048KB) ( 3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遗传学因素是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的常见病因。文章鉴定1例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患儿的致病性变异。男性患儿,4月27日龄,反复抽搐发作20余天,表现为痉挛发作,伴发育迟缓。其父母表型无异常。患儿存在PARS2基因c.287G>A(p.Arg96His)和c.283G>A(p.Val95Ile)复合杂合变异,前者来源于母亲,后者来源于父亲。前者未见报道,后者变异c.283G>A既往已有报道,根据美国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断两者均为“意义未明”。给予患儿托吡酯联合硝基安定口服治疗6周后癫痫发作控制,精神及运动发育显著落后,肌张力低下。研究提示PARS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此家系中早期婴儿癫痫性脑病患儿的致病性变异,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即使控制了癫痫发作,PARS2基因变异所致的癫痫性脑病仍具有严重的发育迟滞。

    文献综述
    结节硬化症相关性癫痫治疗进展
    田启龙(综述), 王举磊(审校)
    2022, 40(4):  311-315.  doi:10.12372/jcp.2022.21e1280
    摘要 ( 365 )   HTML ( 7 )   PDF (1104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节硬化症(TSC)患者癫痫发生率非常高,多始于婴儿期。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及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是TSC相关性癫痫重要的发生机制。癫痫样异常脑电活动能够有效预测后续癫痫的发生。脑电图是记录癫痫样异常脑电活动的主要手段。预防性应用氨己烯酸能够有效抑制TSC相关性癫痫发作,保护神经功能。抗癫痫药物、mTOR抑制剂、癫痫手术、生酮饮食、迷走神经刺激术是目前TSC相关性癫痫常用的治疗方案。文章围绕TSC相关性癫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继续医学教育
    左束支起搏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熊淼, 吕铁伟
    2022, 40(4):  316-320.  doi:10.12372/jcp.2022.21e1257
    摘要 ( 335 )   HTML ( 5 )   PDF (1102KB) ( 4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希氏束区域起搏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能够实现电再同步并使双室同步激动。而左束支起搏(LBBP)弥补了希氏束区域起搏(HBP)的不足,操作简单,起搏参数更优。但LBBP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广泛验证,同时儿童生理特点、心脏结构等与成人的差别意味着LBBP在儿童的应用需要作一定调整。文章从左束支起搏的发展历程,左束支起搏的优势、左束支起搏在儿科的应用以及调整进行综述,以探究左束支起搏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