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辑政策
作者指南
投稿须知
伦理道德规范
版权政策
期刊订阅
电子书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生产中心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
孙锟
国内代号:
4-426
国外代号:
M578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
200092
电话:
(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15
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专栏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先天性多发性畸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杨晓, 彭薇, 马宁, 李昊, 王艳
2018, 36(12): 889.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1
摘要
(
808
)
PDF
(1252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先天性多发畸形新生儿遗传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0例多发畸形新生儿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CMA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畸形合并其 他系统畸形最为多见,占69%。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21例患儿存在染色体异常,占21%。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79例患儿经CMA分析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后, 发现7例存在CNVs, 4例为致病性CNVs, 2例为未见明确致病性报道CNVs, 1例为临床意义不明CNVs。结论 CMA具 有分辨率高、覆盖度广的优势,可以从亚微观结构发现染色体缺失和重复,从而对先天性多发性畸形新生儿进行遗传病因 学诊断。
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症临床家系分析
吕娟, 张立琴, 杜玮, 陆薇冰, 邢泉生
2018, 36(12): 894.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2
摘要
(
608
)
PDF
(1673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Ia型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PHP Ia 型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及遗传学资料。结果 患儿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后逐渐表现出Albright遗 传性骨营养不良症(AHO)、低钙、高磷、对甲状旁腺激素抵抗的症状,给予骨化三醇及钙剂治疗后,血钙、磷接近正常,但 AHO畸形无明显变化。结论 PHP合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较为罕见。
杆状体肌病二家系临床及 NEB 基因突变分析
唐家朋, 赵国柱
2018, 36(12): 898.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3
摘要
(
1476
)
PDF
(1417KB) (
10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NEB基因变异导致杆状体肌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个家系的疑似杆状体肌 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以及利用靶向基因捕获二代测序方法进行的基因测序结果。结果 两个家系的先证者 发病年龄为均在2岁左右,因下肢肌无力、走路不稳就诊。患儿肌张力低下,四肢肌力Ⅳ级;肌电图未见肌源性损害;血清 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基因检测发现, 1例患儿NEB基因存在c.2227C>T及c.16972G>T复杂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 哥哥为c.5971C>T杂合突变携带者;另1例患儿NEB基因存在c.6388G>C及c.17044A>T复杂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 患者家属多为携带者。结论 临床上存在肌无力、肌张力低下的患者应警惕先天性杆状肌病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 NEB基因c.5971C>T,c.17044A>T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甲状腺球蛋白低下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家系基因 突变分析
张贵萍, 李磊, 束晓梅
2018, 36(12): 901.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4
摘要
(
829
)
PDF
(1229KB) (
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低下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家系TG基因突变特点,并分析基因型 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1个姐弟2人同患TG低下的 CH 家系,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 DNA,进行TG基因突变检 测。结果 患儿父亲TG基因发生c.274+2T>G杂合变异,母亲为c.2512C>T杂合变异。患儿姐弟二人TG基因均发现上 述2个变异,为复合杂合变异,c.2512C>T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致病性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TG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 功能改变导致CH。该研究发现1个新的TG基因突变位点。
NGLY1 基因突变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Ⅳ型一家系报告
李治, 刘芳
2018, 36(12): 904.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5
摘要
(
926
)
PDF
(1662KB) (
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NGLY1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Ⅳ型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同一家系中 2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Ⅳ型姐妹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先证者,女, 8个月,临床表现 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少汗、泪少、眼睑闭合差、手小、脚小等;胎龄6个月时其母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提示高风险,羊 水穿刺结果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证者姐姐4岁,临床表现及生长发育史与先证者相似。患儿父母非 近亲结婚,表型无异常。先证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无异常。先证者以及父母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均存在 NGLY1基因突变;先证者胞姐也存在相同的NGLY1来源于父亲的移码突变(可导致氨基酸p.S546Ffs*12改变)和来源于 母亲的剪切位点突变。NGLY1基因已被国外文献报道与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Ⅳ型有关,目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 Clinvar数据库中未检索到与此相同的NGLY1基因1003+3位点点突变及1637位点移码突变,推测其可能为新的突变。结 论 先证者及其胞姐NGLY1基因突变分别源自父母,NGLY1基因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Ⅳ型,其临床表型与文献 报道相吻合。
染色体 1p32-p31 缺失综合征 1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万瑞平, 朱晓丹, 张美波, 吴燕玲, 黄小霏
2018, 36(12): 908.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6
摘要
(
1241
)
PDF
(1602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的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 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 6个月,出生胎龄39+2周,出生体质量2.2 kg,出生时有轻度窒息,生 后发育落后。患儿面容特殊,前额及后枕突出、眼距宽、眼裂小、双侧耳位低、低鼻梁、小鼻、唇薄、下颌小、高腭弓,右侧睾 丸未降至阴囊,左侧阴囊积液,手指、足趾短小,四肢肌张力稍低。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46。头颅MRI示脑白质比例 偏少,双侧侧脑室增宽,胼胝体后部纤细。脑电图示清醒背景较同龄儿略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左侧反应阈65 dB,右侧 反应阈40 dB。高通量DNA测序发现患儿1p32.3-p31.3区域(chr1:54560001-66400000,hg19)存在缺失,缺失片段大小 为11.84 Mb,包含NFIA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确诊为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结论 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 的临床特征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室扩大/脑积水、巨头、特殊面容、不同程度发育迟缓,部分伴泌尿系统异常。NFIA基 因是导致该病的关键基因。
综合报道
RBM20 基因新发错义突变致家族性儿童扩张性心肌病 1 例报告
彭昌, 徐合平, 王世远
2018, 36(12): 912.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7
摘要
(
592
)
PDF
(1489KB) (
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特征。方法 分析1例儿童扩张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儿,11岁,活动后气促、心悸,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左心房明显扩大, 左室射血分数35%,左室短缩分数2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及母亲RBM20基因9号外显子出现杂合突变c.2264G > A,p.Arg755His,11号外显子也出现杂合突变c.3014A > G,p.Asp1005Gly,均为错义突变,以前均未见报道。结论 儿童 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和基因检测。
新生儿慢性肉芽肿病 1 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沈君, 熊雨美, 彭秋琰, 刘光明, 龚云, 吴金霞, 杨好妹, 卢嘉铭, 李佩青
2018, 36(12): 916.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8
摘要
(
783
)
PDF
(1761KB)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生儿慢性肉芽肿病(CGD)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例新生儿CGD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儿系新生儿期起病,除反复发热外,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曾有小脓疱性皮疹;中性粒 细胞呼吸爆发功能检测提示刺激指数(SI)明显下降,曲霉菌抗原阳性,结核抗体、PPD实验及T-SPOT均阴性,肺部CT影 像学可见多处结节实变影。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后期出现巨噬细胞活化表现,自动出院后不久死亡。CYBB基因分 析发现1个半合子突变:c.845_855del(缺失),导致氨基酸改变p.E283Afs*61(移码突变)。 该变异不属于多态性位点,在 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为自发突变。结论 对于新生儿期起病,存在疫苗接种后反应或皮肤感染、反复发热、中性粒细胞呼 吸爆发功能检测SI下降、肺部CT影像学特征性多发结节实变影者,要高度怀疑CGD,CYBB基因突变是其常见致病原因。
腹腔镜下卵泡穿刺加来曲唑治疗卵巢功能自主性卵巢囊肿合并 外周性性早熟 1 例五年随访分析
王宇, 李晓冬, 李艳飞, 何小静, 刘洁
2018, 36(12): 920.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09
摘要
(
596
)
PDF
(1326KB)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泡穿刺术加来曲唑治疗合并雌激素水平持续显著增高的功能自主性卵巢囊肿的外周 性性早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例功能自主性卵巢囊肿合并外周性性早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岁女性患 儿,乳房发育伴间断少量阴道出血1年,骨龄和身高明显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雌激素水平持续增高。为明确病因及快 速降低雌激素水平,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卵巢病理结果为纤维性囊壁,内衬少许颗粒样细胞,考虑卵巢多发性滤泡囊 肿,遂行滤泡穿刺术。术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术后20天复查雌激素E2 121 pg/mL,给予口服来曲唑1.25 mg/d。随访 50个月,患儿雌激素水平在6~51 pg/mL之间,身高增长速度逐渐恢复正常水平,骨龄发育较前延缓,肝肾功能正常。结 论 腹腔镜卵泡穿刺术加来曲唑治疗合并雌激素水平持续显著增高的功能自主性卵巢囊肿的外周性性早熟是一种可供 选择的方法。
1 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阴蒂肥大 1 例报告
张志刚,叶斌,余永国,李星,方丹枫
2018, 36(12): 924.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0
摘要
(
391
)
PDF
(1602KB) (
2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 诊的合并阴蒂肥大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生后即发现牛奶咖啡斑伴阴 蒂肥大。NF1基因检测结果c,655-7-655-2delTTTATA,为新发突变,有致病性。结论 NF1同时合并外生殖器异常者临 床罕见。NF早期临床诊断困难,对疑似病例应尽早行基因检测确诊。
血管内皮素 1 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相关性研究#br#
陈婷婷, 黄玉娟, 张国琴, 王健怡, 颜景斌, 徐萌, 黄敏
2018, 36(12): 927.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1
摘要
(
443
)
PDF
(1338KB) (
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 +138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不明原因晕厥患儿,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HUT)。 取80例HUT阳性且符合VVS诊断者作为VVS组,并分为混合型、心 脏抑制型、血管抑制型3个临床亚组;80例HUT阴性者为HUT阴性组;另选8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收集VVS组、 HUT阴性组儿童临床特征,并抽取3组受试者静脉血,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和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的测序方法进行ET-1 +138A/-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各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及VVS各临床分型组间的分布。结果 与HUT阴性 组比较,VVS组女孩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对照组、HUT阴性组以及VVS组之间+138A/-基因型 (3A3A、3A4A、4A4A)分布以及等位基因(3A、4A)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VS各临床亚组(混合型、心 脏抑制型、血管抑制型)之间+138A/-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抑制型的3A4A 基因型和4A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结论 未发现ET-1+138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VVS发病相关性,但3A4A基因型及4A 等位基因在血管抑制型组中频率偏高,推测该基因位点参与VVS发作时的血压调节。
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临床分析#br#
肖云彬, 曾云红, 王野峰, 杨舟, 左超, 陈智
2018, 36(12): 932.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2
摘要
(
438
)
PDF
(2402KB) (
8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5例诊断为先天性 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3例、女2例,初诊年龄7个月~13岁。其中4例为先天性单侧肺动 脉发育不良, 1例为单侧肺动脉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咯血、肺动脉高压。 X线平片示患侧肺纹理稀疏,健 侧肺血增多,纵隔向健侧移位。超声心动图示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及合并的心内畸形。胸部CT和心导管造影可良好显示 肺血管的走形和发育。结论 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咯血、肺动脉高压。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早期诊断线索。胸部增强CT扫描、心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泌尿道感染中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感染对比分析#br#
谷松磊, 沈 彤, 杨晓庆
2018, 36(12): 936.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3
摘要
(
638
)
PDF
(1241KB) (
1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泌尿道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4年间收治的117例 尿培养阳性的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尿培养阳性患儿中大肠杆菌感染55例(47.00%)、肠球菌28例 (23.93%)。大肠杆菌组患儿中有明显临床表现37例(67.27%),高于肠球菌组(12例,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球菌组尿白细胞计数增高持续天数长于大肠杆菌组,住院天数长于大肠杆菌组,尿培养耐药率以及合并泌尿道畸形的 比例均高于大肠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大肠杆菌是儿童泌尿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肠 球菌;肠球菌感染易出现在合并畸形的患儿中,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易出现耐药。
先天性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 3 例疗效分析
金惠明, 武志祥
2018, 36(12): 939.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4
摘要
(
569
)
PDF
(1900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先天性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NB)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3例 以出生后下肢瘫痪为表现的先天性哑铃形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男性,就诊时出生14~53天,入院后 均行椎板切除减压、硬脊膜外NB切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NB。术后均未行化疗、放疗。例1患儿为腹膜后NB行经腹切除, 8个月后肝脏转移死亡;例2患儿经椎管术后,家长放弃治疗, 5年后获随访,腹膜后NB自然消退;例3患儿经椎管术后,N-myc 基因检测无扩增,观察随访14个月,腹膜后NB自然消退。结论 椎板切除减压、硬脊膜外NB切除为先天性哑铃形NB的 治疗选择之一。若N-myc基因无扩增,腹膜后NB不需切除和化疗,可定期随访。
临床孤立综合征引发儿童视觉、听觉障碍 1 例报告
于军, 郑岩, 亢晓丽
2018, 36(12): 942.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5
摘要
(
379
)
PDF
(1240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孤立综合征(CI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CIS导致视力、听力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儿,男, 5岁7个月,以视力不佳就诊,体检无异常。右眼视力0.15,左眼0.15。视觉诱发电位示右眼P100波峰延 迟,振幅降低;左眼P100波峰延迟,振幅降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DPOAE右耳各频率均未通过,左耳4 KHz、8 KHz通过, 其余各频率均未通过;TEOAE双耳均未通过。脑电图、智力测验(WPPSI)均无异常。头部和眼眶的MRI检查提示脱髓鞘 病变。符合“一次局灶或多灶性临床中枢神经系统事件,推测与炎症性脱髓鞘有关”的CIS诊断标准。结论 CIS可引起视 觉和听觉障碍。
循证医学
尿白介素 18 对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价值的 meta 分析
张建江, 应道静, 窦文杰, 史佩佩, 田喜艳, 贾莉敏, 张花婷
2018, 36(12): 944.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6
摘要
(
513
)
PDF
(2228KB)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尿白介素18(IL-18)用于早期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从建 库至2018年3月,获得尿IL-18诊断儿童AK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方法2(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 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1 214例患儿。Meta分析 结果显示,尿IL-18诊断儿童AKI的合并灵敏度为0.74 (95%CI: 0.69~0.79),合并特异度为0.66 (95%CI:0.63~0.69), 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30(95%CI:1.80~2.9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42(95%CI:0.31~0.56),合并诊断比值比为6.50 (95%CI:4.20~10.07),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9(S.E.=0.025)。 结论 尿IL-18是早期预测儿童AKI的 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其诊断准确性中等。
文献综述
儿童髓系肉瘤诊断治疗进展#br#
陈姣, 陆爱东
2018, 36(12): 950.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7
摘要
(
653
)
PDF
(1249KB)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髓系肉瘤(MS),也称为粒细胞肉瘤,是一种包含不成熟髓细胞的恶性髓外肿瘤。MS可单发,但更常见的是 发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或发生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还可以复发 形式出现。MS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儿童以皮肤和眼眶MS最多见。MS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 组织活检、免疫组化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诊断后,推荐尽早行全身化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可缓解特 殊部位肿瘤引起的梗阻或压迫症状。MS预后主要取决于亚型和遗传学异常。文章综述了MS的发病机制、儿童MS临床特 点、诊断和治疗策略及预后等。
影响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张慧敏
2018, 36(12): 954.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8
摘要
(
377
)
PDF
(1219KB) (
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癫痫是一种因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发生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具有 一定的遗传性。由于癫痫疾病本身打破了神经元的正常脑电生理,对大脑皮质产生重复累积的损害,可使患儿的认知功能、 精神心理、社会行为、睡眠等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癫痫患儿后期的生活质量受到威胁,甚至可干扰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发展。 随着对癫痫疾病的深入研究,对癫痫的治疗不再仅局限于控制癫痫发作,关注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变得同等重要。 如何改善和提高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专科临床医师进行临床评估的一部分。文章就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相关领域的 研究进行综述。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陆效笑
2018, 36(12): 958.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19
摘要
(
377
)
PDF
(1256KB) (
1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是指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胚胎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发生、发育和功 能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患儿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如未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患儿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基因检测逐步应用于临床,致病基因的发现将有利于CH的早期诊断或症状前诊断,以及产前诊断。文章从导致 CH的综合征和非综合征两方面阐述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临床经验点滴
儿童型囊性肾瘤 1 例报告
沈杉杉, 郭晓皖, 纪红, 陈英敏
2018, 36(12): 963.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20
摘要
(
281
)
PDF
(1315KB)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析#br#
沈安乐, 陈敏玲, 张顺国, 吴斌
2018, 36(12): 965.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18.12.021
摘要
(
364
)
PDF
(1110KB) (
9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