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3-15
      
    专家笔谈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评价
    俞丽君,林振浪
    2014, 32(3):  201-205. 
    摘要 ( 229 )   PDF (722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较过去30年有明显降低,但随着超早早产儿存活数量的增多,严重颅内出血继发脑积水成为早产儿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之一。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包括,反复腰椎穿刺放液、通过脑室储液囊反复放液、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加灌洗和纤维溶解综合治疗、应用利尿剂减少脑脊液产生、脑室内纤维溶解治疗等。文章阐述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干预措施的指征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等。

    围产新生儿疾病专栏
    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10分钟内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研究
    王惠娟, 羊芸, 陆澄秋江洪, 张铮, 孟永勤, 汪吉梅
    2014, 32(3):  206-209. 
    摘要 ( 517 )   PDF (908KB) ( 7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 min内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变化及参考值。方法 采用脉压氧饱和度仪测定20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阴道产97例,剖宫产106例)在正常呼吸时的血SpO2及HR,描绘SpO2及HR在生后1~10分钟的第10~95百分位图表。结果 生后第1分钟,健康新生儿血SpO2的P10、P50和P95分别为62 %、71%和85 %;HR的P10、P50和P95分别为 66次/min、98次/min和 126次/min。SpO2上升至90%的中位数时间为5 min。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1~5 min HR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之后趋于平稳。结论 可参考SpO2及HR,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新生儿,谨慎用氧,避免高氧或低氧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损伤。

    1 60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唐晓娟, 冯星
    2014, 32(3):  210-213. 
    摘要 ( 211 )   PDF (735KB) ( 4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血培养及其药敏分析结果。结果 共28 120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1 606份(5.7%),共培养出病原菌1 6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36株,以表皮葡萄球菌(902株)及溶血性葡萄球菌(206株)为主;革兰阴性菌235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108株)及大肠埃希菌(73株)为主。逐年比较,不同菌株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175株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对青霉素耐药性达9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且普遍对青霉素耐药。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杨树杰, 易海英, 汪珍珍, 黄杰, 何源, 魏贤, 王艳华
    2014, 32(3):  214-217. 
    摘要 ( 270 )   PDF (640KB)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入院时日龄<3 d、出生窒息、小于胎龄儿、头颅血肿或明显产伤淤血、低白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感染、溶血病、喂养不耐受、胎粪排泄延迟10个变量;与母亲相关的因素包括:来自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及胎膜早破3个变量。以上变量在高胆红素血症和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和母亲妊高症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2.35~4.05);母亲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5.74、73.64)。结论 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溶血病及母亲妊高症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强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可减少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
    汪盈, 赵志光, 孙忠敏
    2014, 32(3):  218-219. 
    摘要 ( 282 )   PDF (658KB)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生儿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LCH的临床资料。结果 女性患儿,生后1 d因少吃、少哭,皮疹入院,头部、四肢、躯干、脚趾、口腔可见多发皮疹,突出皮面,大小不等,部分破溃结痂。皮肤活检提示病变组织表达S-100(+),CD1α(+),符合LCH诊断。结论 新生儿生后有特殊皮疹,需警惕LCH,应进行皮肤活检,以免误诊。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陈婷, 陆勤, 杨力, 徐文君, 史明霞
    2014, 32(3):  220-223. 
    摘要 ( 277 )   PDF (707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0株(75.76%),革兰阴性菌30株(22.73%),真菌2株(1.52%)。排在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62.50%~100.00%),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尚未发现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100.00%),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61.54%~100.00%),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临床经验点滴
    新生儿ABO血型鉴定及与异型血交叉配血结果分析
    雷丽明,王华,彭兰
    2014, 32(3):  223-223. 
    摘要 ( 200 )   PDF (578KB)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报道
    脓毒症患儿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与小儿危重评分的相关性
    齐英征
    2014, 32(3):  224-227. 
    摘要 ( 253 )   PDF (731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与小儿危重评分(PCIS)的关系及其对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脓毒症患儿在入院24 h内检测的血浆AT-Ⅲ和DD水平及PCIS评分等资料。将患儿按PCIS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71~80分)、非危重组(>80分);将患儿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AT-Ⅲ活性、DD水平的差异及其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 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的AT-Ⅲ活性和DD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极危重组AT-Ⅲ活性降低以及DD水平升高最为明显,危重组次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活性与PCIS 评分呈正相关(r=0.548,P<0.01),DD水平与PCIS呈负相关(r=-0.657,P<0.01)。死亡患儿DD水平高于存活患儿,AT-Ⅲ活性和PCIS评分均低于存活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血浆AT-Ⅲ、DD与其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婴儿大肠埃希菌肺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刘晟, 张亚丽, 蔡海芳
    2014, 32(3):  228-231. 
    摘要 ( 291 )   PDF (711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婴儿大肠埃希菌肺炎的临床特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方法 将2003年6月—2013年6月336例婴儿大肠埃希菌肺炎分为社区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分析临床资料,统计ESBLs检出率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以1~6个月为主,临床特征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相似。分离的336株大肠埃希菌中196株(58.33%)产ESBLs,院内感染组ESBLs阳性率为84.00%,高于社区感染组的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P<0.05)。2003年6月—2008年5月与2008年6月—2013年6月两个时间段比较,社区感染组的ESBLs阳性率为49.21%和5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而院内感染组从76.74%升高至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最敏感的抗生素为碳青霉烯类。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好发于小婴儿,病情重且容易迁延,院内感染是获得ESBLs的高危因素。社区感染及院内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应该有所区别。

    99mTc-EC肾动态显像在儿童肾瘢痕诊断中的价值
    冯阳, 苏潇, 李佳宁
    2014, 32(3):  232-234. 
    摘要 ( 288 )   PDF (699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99mTc-EC肾动态显像在尿路感染患儿肾瘢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行99mTc-EC肾动态显像和99mTc-DMSA肾静态显像的67例尿路感染患儿的显像资料,以99mTc-DMSA肾静态显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99mTc-EC肾动态显像与尿路感染、肾积水与肾瘢痕的关系。结果  99mTc-EC肾动态图起始2 min叠加图像诊断肾瘢痕的灵敏性是80.28%,特异性是88.89%,阳性似然比为7.23。采用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诊断肾瘢痕,发现与上尿路排泄通畅和排泄延缓的患儿相比,上尿路排泄梗阻患儿的肾瘢痕形成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积水程度不同患儿的肾瘢痕发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儿,99mTc-EC肾动态显像早期叠加图像诊断肾瘢痕形成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99mTc-EC肾动态显像提供的上尿路排泄情况对肾瘢痕形成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程向华, 陈建华, 陈奎生
    2014, 32(3):  235-237. 
    摘要 ( 272 )   PDF (604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B)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与预后,分析其预后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MB患儿的病理、治疗结局、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60例MB患儿均为高级别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经典型45例(75.00%),其他各亚型15例(25.00%)。显微手术全切除48例(80.00%),次全切除9例(15.00%),大部切除3例(5.00%)。术后放疗27例,化疗6例,放疗联合化疗5例。38例患儿获随访,2年存活率与无病生存率为63.16%和55.26%,5年存活率与无病生存率为26.32%和18.42%。大细胞型和间变型MB生存时间较短,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生存时间较长;手术切除范围为全切除的患儿生存时间较长,部分切除患儿生存时间较短;放疗或化疗患儿的生存时间长于没有放、化疗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MB多为高级别肿瘤,预后差,病理组织学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显微外科全切除是治疗首选。术后放、化疗可有效延长其生存期。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郦琳琳,梁慧,王全,赵德育
    2014, 32(3):  238-241. 
    摘要 ( 274 )   PDF (688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咯血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 结果 引起咯血的主要疾病为支气管、肺部炎症8例(其中伴支气管扩张2例),支气管异物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气道内肿物2例,疑诊肺血管发育异常4例(未行血管造影确诊),原因不明2例。术中并发低氧血症2例。6例患儿镜下有活动性出血,局部予有效止血治疗;3例患儿于右肺下叶取出支气管异物;1例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肺不张患儿实施病变部位冷冻治疗2次,2周后支气管镜复查阻塞气道的肉芽组织消失,CT检查肺不张消失。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患儿必要且安全的检查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支气管桥21例临床分析
    张书兰,赵德育
    2014, 32(3):  242-245. 
    摘要 ( 285 )   PDF (645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桥畸形及其合并肺动脉吊带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支气管桥畸形或同时合并肺动脉吊带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及气道重组图像影像学表现。结果 21例患儿中有10例为单纯的支气管桥,其中3例合并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11例为支气管桥合并肺动脉吊带,其中8例合并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年龄除1例外均<2岁。大多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阵发性呼吸困难起病。根据Wells法分为I型15例、Ⅱ型6例。其中单纯支气管桥10例均为I型,5例合并肺动脉吊带;Ⅱ型6例均合并肺动脉吊带。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应警惕支气管桥畸形可能,并注意合并肺动脉吊带。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及气道重建图像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方法。

    儿童狼疮性肾炎45例临床、病理及免疫学分析
    成学琴,鲍华英,张爱华,丁桂霞,赵非
    2014, 32(3):  246-249. 
    摘要 ( 173 )   PDF (679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45例L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45例LN患儿中男6例、女39例,平均发病年龄(10.9±2.8)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型最常见,占42.2%,肾病综合征占31.1 %。42例进行病理分型, 其中Ⅱ型8例(17.8%),Ⅲ 型2例(4.4%),Ⅳ 型22例(48.9%),Ⅴ型1例(2.2%),Ⅴ+Ⅲ型3例(6.7%),Ⅴ+Ⅳ型6例(13.3%)。在治疗初期临床缓解率达91.1%,随访24个月15.0%复发。结论 LN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脏病理复杂多变,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表现不一致。

    实验研究
    脂肪乳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影响
    石计朋, 黄丽密, 钱燕, 尚云
    2014, 32(3):  250-253. 
    摘要 ( 281 )   PDF (778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3种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IL-1β和IL-6分泌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LPS组、ω-9组、ω-6组和ω-3组。日龄28 d时连续7 d,对照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ω-6组注射脂肪乳(C14~24)、ω-9组注射长链脂肪乳、ω-3组注射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随后对照组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另4组大鼠均喷洒LPS溶液。8 h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测定IL-1β 和IL-6 mRNA及蛋白等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4组ALI大鼠的肺系数、肺损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ω-9组和ω-3组两组肺组织中IL-1β和IL-6 mRNA表达均较LPS组和ω-6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ω-9组和ω-3 组IL-1β和IL-6蛋白水平均低于其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ω-9组和ω-3组IL-1β和IL-6 mRNA表达及其相应的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 ω-6 PUFAs可增加IL-1β和IL-6的产生加重ALI大鼠炎症反应;而ω-9 MUFAs和ω-3 PUFAs可降低IL-1β和IL-6减轻ALI大鼠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Bax抑制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单既利, 韩淑臻, 荆汝泉, 李香, 徐丽洁, 李堂
    2014, 32(3):  254-257. 
    摘要 ( 200 )   PDF (760KB) ( 2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 Bax抑制肽(BIP)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了解其对新生大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BIP组、HIBD组,HIBD造模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皮质脑组织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细胞凋亡、NSE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HIBD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病理改变明显,BIP组则有明显改善。HIBD组和BIP组大鼠NSE阳性细胞数随观察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96 h和7 d 时NSE阳性细胞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35~81.66,P均<0.01),其中48 h、96 h和7 d时,HIBD组NSE阳性细胞数均少于Sham组和BIP组;96 h和7 d时,BIP组NSE阳性细胞数均少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IP能减轻新生大鼠HIBD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临床经验点滴
    肾上腺功能不全合并重型水痘诱发 肾上腺危象抢救成功1例报告 
    张亚黎,何晓娟,程颖,代宝春
    2014, 32(3):  257-257. 
    摘要 ( 169 )   PDF (551KB)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研究
    产前使用硫酸特布他林促进早产大鼠肺液转运的研究
    马荣伟, 姚建宏, 冀湧, 王莉
    2014, 32(3):  258-260. 
    摘要 ( 212 )   PDF (631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β2受体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对早产新生大鼠肺液转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孕鼠分为5组,对照组,早产组,特布他林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于受孕后第16天起以灌胃方法连续3 d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对照组取足月分娩新生鼠,其余各组大鼠于孕第19天行剖宫产,取早产鼠;新生鼠处死后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之比、Na+,K+-ATP酶活性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结果 五组新生鼠肺组织湿重/干重、Na+,K+-ATP酶活性以及cAMP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组织湿重/干重,以早产组最高,对照组最低;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K+-ATP酶活性,以早产组最低,高剂量组最高;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较早产组升高;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MP水平,以早产组最低,高剂量组最高;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较早产组升高;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前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可降低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之比,提高肺组织cAMP水平和增加Na+,K+-ATP酶活性。

    卡介苗干预对哮喘小鼠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林晓亮, 张建华
    2014, 32(3):  261-264. 
    摘要 ( 211 )   PDF (739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干细胞因子(SCF)表达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取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SC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组织中SCF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肺组织的EOS计数分别为(10.67±1.94)个/HP、(6.40±1.55)个/HP和(0.37±0.33)个/HP,BALF中EOS计数分别为(7.58±1.30)×107/L、(3.78±1.15)×107/L和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BCG组和对照组的肺组织SCF蛋白免疫组化指数分别为(24 787.97±7 214.12)、(20 509.50±4 775.27)和(12 261.66± 3 277.65),BALF中SCF水平分别为(280.25±14.20)pg/ml、(266.77±31.15)pg/ml和(223.59±15.61)pg/ml,其中哮喘组和BCG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G组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部SCF表达与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G干预能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但不能抑制SCF的表达。

    地塞米松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2、IL-13的影响
    王志华, 王玉水,刘艳
    2014, 32(3):  265-270. 
    摘要 ( 233 )   PDF (814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联合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25只。各组大鼠均予MP菌液(1×106 CFU/ml)缓慢滴入大鼠鼻腔,共4 d,在最后1次接种后第2天开始干预。采用ELISA方法监测干预后第3、5、8天大鼠血清及BALF液IL-12、IL-13水平,并对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在干预第3、5、8天,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联合干预组及模型对照组肺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1~20.11,P均<0.01),其中均以联合干预组评分最低。在干预第3、5、8天,四组间血清及BALF液中IL-12、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2~143.47,P均<0.01);其中干预第3天,联合干预组血清IL-12高于阿奇霉素组,而血清及BALF液IL-13均低于阿奇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能协同阿奇霉素通过促进大鼠体内IL-12分泌和抑制IL-13表达,减轻肺组织炎症。

    循证医学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meta分析
    任思思,王栋芳,钟朝晖
    2014, 32(3):  271-277. 
    摘要 ( 273 )   PDF (786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DTaP-IPV/Hib)五联疫苗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DTaP)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IPV)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有关DTaP-IPV/Hib 联合疫苗与DTaP、Hib、IPV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利用RevMan 5.0软件评价DTaP-IPV/Hib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 最终纳入6篇英文RCTs。DTaP-IPV/Hib五联疫苗对百日咳类毒素(PT)产生较高的血清保护性抗体水平(RR=0.26,95%CI:0.14~0.48)。抗百日咳抗体WMD=21.11,95%CI:9.36~32.86,抗1 型脊髓灰质炎抗体WMD=59.15,95%CI:2.81~115.48和抗3型脊髓灰质炎抗体WMD=169.82,95%CI:75.33~264.30的抗体滴度水平在DTaP-IPV/Hib 联合疫苗中均高于单种疫苗。但是抗b 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的水平WMD=-3.58,95%CI:-5.52~-1.64在DTaP-IPV/Hib 五联疫苗较低。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红肿(RR=0.82,95%CI:0.72~0.93)和触痛(RR=0.45,95%CI:0.30~0.65),在五联疫苗中发生率较低,但是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 DTaP-IPV/Hib 五联疫苗在基础免疫中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与对照疫苗具有可比性。

    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儿影响的meta分析
    余章斌,韩树萍,沙莉,董小玥,陈玉林,邱玉芳
    2014, 32(3):  278-283. 
    摘要 ( 234 )   PDF (782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足月儿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70年1月起至2013年4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 6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立即结扎脐带相比,DCC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儿出生后血红蛋白的水平(MD=2.19,95%CI:0.36~4.02),对足月儿6个月内血红蛋白的水平没有影响(MD=0.29,95%CI:-0.17~0.75),对足月儿6个月内贫血的发生率没有影响(RR=0.71,95%CI:0.45~1.12),但增加足月儿出生后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RR=2.87,95%CI:1.24~6.62),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没有影响(RR=2.46,95%CI:0.93~6.52)。结论 DCC能改善足月儿出生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但关于合适的延长时间没有研究进行评价,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合适的DCC的时间。

    罕见病 疑难病
    婴儿Chiari畸形II型1例报告
    胡凤娥
    2014, 32(3):  284-286. 
    摘要 ( 412 )   PDF (653KB) ( 2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婴儿Chiari畸形Ⅱ型的临床资料,加深儿科医师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Chiari畸形Ⅱ型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2个月,因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颅脑MRI示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予手术治疗后一直间断发热,不能竖头、独坐,前囟门进行性增大,CT诊断脑积水。结论 Chiari畸形Ⅱ型会导致神经功能异常,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手术,可改善预后。

    戈谢病II型患儿1例报告
    王美娟,钟雪梅,马昕,张艳玲
    2014, 32(3):  287-288. 
    摘要 ( 272 )   PDF (646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戈谢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酶学及基因学诊断的戈谢病Ⅱ型患儿的临床特点、葡萄糖脑苷酯酶活性及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女孩,14个月,主要表现为肝脾大、眼球运动障碍、智力落后;骨髓片可见戈谢细胞;葡萄糖脑苷酯酶活性为0.3 nmol/(g·min),明显下降;壳三糖酶活力为87 317 nmol/(L·min),明显升高;分析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明确突变类型为M85T(c.371T>C) 和 R120W(c.475C>T)。结论 戈谢病Ⅱ型主要表现为肝脾大,可伴有神经系统受损,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及基因分析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戈谢病; 葡萄糖脑苷脂酶; 戈谢细胞

    文献综述
    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诊疗新进展
    朱洪涛,郭艳芳
    2014, 32(3):  289-292. 
    摘要 ( 258 )   PDF (676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激素耐药型肾病(SRNS)在临床上易反复及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一直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SRNS的诊断标准、病理类型、治疗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研究。该文对儿童SRNS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出生巨大儿生长发育状况研究进展
    付东霞,卫海燕
    2014, 32(3):  293-294. 
    摘要 ( 266 )   PDF (534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出生巨大儿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可能与妊娠糖尿病、肥胖、妊娠时体质量增加等有关。巨大儿在儿童时期易出现肥胖,成年后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出生巨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引起关注。

    临床经验点滴
    高危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超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玲 ,崔云芝,田洪验,黄谨谦,张斌年,唐元萍,李静
    2014, 32(3):  295-296. 
    摘要 ( 141 )   PDF (415KB)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分析   
    颜云盈,邱宝强,李梅
    2014, 32(3):  297-297. 
    摘要 ( 166 )   PDF (442KB) ( 2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体外膜肺辅助治疗重症肺炎1例
    张海英,赵婷婷,石超
    2014, 32(3):  298-298. 
    摘要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儿童食物过敏
    李在玲
    2014, 32(3):  299-300. 
    摘要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