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10-15
      
    消化系统疾病专栏
    降钙素原与 C- 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
    吴蔚, 万宏, 段亚群, 周艳, 许增华, 张双红, 肖珍君, 万盛华
    2017, 35(10):  721.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1
    摘要 ( 391 )   PDF (1168KB)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以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法 回顾性收集住院 的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组与非细菌性腹泻组。以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为参数, 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的联合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 诊断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患儿110例与非细菌性腹泻患儿108例。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组的血降钙素原 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腹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构建的联合评分系统诊断侵袭性细菌性 腹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大于血降钙素原或C-反应蛋白(P<0.05);联合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52,其 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88.9%。结论 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对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诊断准确性 良好,可协助临床早期准确诊断。
    超重、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患儿心率减速力的研究
    黄小力, 文红霞, 易兰芬, 曹晓晓, 邱梅, 王充亮, 吴慧
    2017, 35(10):  725.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2
    摘要 ( 448 )   PDF (1355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儿童及代谢综合征(MS)患儿的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 (HRV)差异;体质指数(BMI)与DC、AC、HRV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岁的超重、肥胖儿童103例,其中诊断 为MS患儿48例;测定DC、AC、HRV各指标。结果 MS组DC值为(5.97±1.77)ms,低于非MS组的(7.93±1.56)ms; AC值为(-6.78±1.56)ms,高于非MS组的(-8.17±1.61)ms;HF值为335.2 ms²(157.03~659.33 ms²),低于非MS组 的497.5 ms2(345.6~767.1 ms2);BMI为(29.64±2.83)kg/m2,高于非MS组的(26.79±1.83)kg/m²,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超重、肥胖儿童BMI与DC呈显著负相关(r = -0.241, P=0.014),与AC呈正相关(r =0.199, P=0.044)。 结论 MS患儿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肥胖程度越高,迷走神经张力越低,机体对心脏的保护力 就越差,越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儿童乳糜泻 2 例临床分析
    马昕, 钟雪梅, 张艳玲, 宁慧娟, 朱丹, 宫幼喆, 邹继珍
    2017, 35(10):  729.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3
    摘要 ( 473 )   PDF (1471KB) ( 4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乳糜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例乳糜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 性,分别为8岁、 2岁,均以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合并有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大便苏丹Ⅲ染色阳性,抗肌内膜 抗体IgA、抗麦胶蛋白IgA阳性。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病变;病理均提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上皮内淋巴细 胞浸润,黏膜固有层中多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2例患儿给予避免麸质饮食后腹泻很快好转,体质量明显增加。但其 中1例未能坚持免麸质饮食,腹泻出现反复。结论 儿童乳糜泻在中国少见,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严格终生无麸质饮食。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 38 例临床分析
    杨凯华, 邓朝晖, 王剑, 蒋丽蓉
    2017, 35(10):  733.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4
    摘要 ( 519 )   PDF (1123KB)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38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儿中男15例、女23例,确诊时中位年龄6.0岁,起病到确诊时的病程平均5.7个月,中位病程2个月,最长3年。以 肝功能异常首发者最为常见(71.1%),其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2 倍正常上限者27例(71.1%);血铜蓝蛋白明显降低36例 (94.7%),铜氧化酶明显降低37例(97.4%);33例检测24小时尿铜均升高,其中32例(84.2%)>150 μg/24 h。存在K-F环 10例(26.3%)。19例患儿行ATP7B基因测序,阳性率83.3%。结论 儿童WD起病以肝脏病变为多,结合血铜蓝蛋白、铜氧 化酶以及24 h尿铜测定基本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于高度怀疑但依据不足的患儿行ATP7B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及内镜特征
    王跃生, 张敬, 李小芹, 周方, 于静
    2017, 35(10):  737.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5
    摘要 ( 603 )   PDF (1858KB)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 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151例以腹痛为首发主要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HSP患儿,男87例、女64 例,年龄4.8~11.5岁。所有患儿均有腹痛,皮肤紫癜100例(66.22%)、呕吐72例(47.68%)、呕血59例(39.07%)、便血 44例(29.13%),伴关节肿痛8例(5.29%)。114例(75.49%)外周血白细胞增高、48例(31.78%)C 反应蛋白升高、21例 (13.90%)白蛋白降低。49例(32.45%)患儿B超示局限性肠壁增厚。96例患儿行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 斑89例(92.70%),糜烂或溃疡伴出血68例(70.83%),淤斑37例(38.54%),血肿样突起13例(8.60%);十二指肠降部 病变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病理组织学呈毛细血管炎表现37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0例。55例 患儿行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斑49例(89.09%),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27例(49.09%);回肠末端病变 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直肠。结论 儿童腹型HSP的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内镜检查对儿童 腹型HSP诊断有价值。
    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其肠黏膜中嗜酸粒细胞 阳离子蛋白的表达#br#
    徐俊杰, 刘秀美, 张利红, 魏绪霞, 杜庆霞
    2017, 35(10):  741.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6
    摘要 ( 546 )   PDF (1418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表达。方 法 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和比较 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肠黏膜及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以及1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切 除术后近端正常的肠黏膜中ECP表达的差异。结果 24例过敏性结肠炎中男15例、女8例,婴儿23例,<6月龄20例;临 床表现均有血便,其次为腹泻15例。 1例有湿疹, 3例有药物过敏。内镜下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12例)及直肠(11例), 最常表现为黏膜红斑(21例)、痘疹样结节(18例)、糜烂(3例)及溃疡(3例)等;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过敏性结肠炎患儿肠黏膜ECP阳性嗜酸性粒细胞个数为42(30~60),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为18(15~23),先天性巨结肠 患儿为25.5(14~3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14, P<0.001)。 结论 儿童过敏性结肠炎以婴幼儿多见,内镜下 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及痘疹样结节。肠黏膜组织中ECP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是过敏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
    以梗阻性黄疸、抽搐为表现的播散性隐球菌感染 1 例报告#br#
    樊志文, 赵玲玲, 戴红梅
    2017, 35(10):  744.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7
    摘要 ( 335 )   PDF (1080KB)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同时累及胆道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同 时累及胆道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 6岁。临床表现 为黄疸、肝功能受损、抽搐。行手术治疗,病理活检提示隐球菌感染,血清及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 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经抗真菌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无后遗症。结论 患儿为罕见的同时累积胆道、中枢系统的播散性 隐球菌病。
    综合报道
    无创心指数检测在评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br#
    袁勇华, 张爱民, 何学华, 徐俊, 黄芙蓉, 刘丽萍, 刘震宇,  夏晓辉, 吕梅, 朱潜力, 李艾桐
    2017, 35(10):  747.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8
    摘要 ( 494 )   PDF (1149KB)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电子心力测量法心指数(CI)监测在评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先天心脏病患儿,根据改良Ross心衰评分标准,分 为重度组(n=11)、中度组(n=15)、轻度组(n=34)及无心衰组(n=10);应用电子心力测量法测量各组患儿的CI,心脏超声 测量患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力(PAP),静脉采血检测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 结果 重度 组主要为2周龄以下患儿,轻、中度组大于2周龄患儿为主。各组间CI、LVEF、NT-proBNP和PA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重度组CI和LVEF值最低,其次为中度、轻度,无心衰组最高;重度组NT-proBNP和PAP值最高,其次为中度、轻度, 无心衰组最低。相关分析显示,CI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45, P<0.001),CI与NT-proBNP呈显著负相关(r=0.886, P<0.001);CI与PAP呈弱的负相关(r=0.595, P<0.001) 。结论 CI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衰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儿童不同程度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特点分析#br#
    周挥茗, 刘玲娟, 吴瑶, 吕铁伟, 田杰
    2017, 35(10):  751.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09
    摘要 ( 375 )   PDF (1268KB) ( 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非致密化心肌层与致密心肌层厚度之比 (N/C)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N/C>2.0和N/C 1.4~2.0两组患儿的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各26例,年龄、性别、低出生体质量和营养不良比例,心脏病变及合并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时N/C>2.0组病情好转8例,无明显好转15例,死亡3例;N/C 1.4~2.0组病情好转18例,无明显好转8例,无死亡病 例。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 P=0.006)。 随访出院后8年内N/C>2.0组病死率高于N/C 1.4~2.0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3, P=0.008)。 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N/C值越大,治疗有效率越低,预后越差。
    儿童维生素 A 缺乏与血红蛋白水平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
    金春华, 王晓燕,张丽丽, 等
    2017, 35(10):  755.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0
    摘要 ( 481 )   PDF (1167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健康儿童和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 法 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健康体检儿童,检测血清视黄醇、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 分析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年龄、呼吸道感染及贫血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 742例儿童,男1 056例、女686例,中位年龄3.1 岁(6个月~17岁);就诊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202例,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1 540例。受检儿童的血清视黄醇中位水 平0.29 mg/L(0.25~0.33 mg/L),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低于无呼吸道症状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亚临床 维生素A缺乏、可疑亚临床缺乏比例分别为5.8%和47.9%;<9岁儿童的亚临床及可疑亚临床缺乏比率均>50%,不同年 龄组的亚临床和可疑亚临床缺乏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可疑亚临床缺乏及正常组 儿童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9%、8.7%、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清视黄醇、血红蛋白浓度与年龄均呈正 相关(r=0.179、0.571, P均<0.001);血清视黄醇与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244, P<0.001)。 结论 呼吸道感染儿童 血清视黄醇水平低于健康儿童,维生素A缺乏与贫血发生相关。
    骨代谢相关指标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表现
    张东华, 刘克伟
    2017, 35(10):  759.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1
    摘要 ( 285 )   PDF (1143KB)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初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骨代谢变化。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初次 诊断为PNS的45例患儿作为PNS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钙、磷、骨碱性磷酸酶 (BALP)、骨钙素(BG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25-羟基维生素D [25(OH) D];采用超声检测骨密度(BMD)。 结果 PNS组患儿的BALP、CTx和25-(OH)D均高于对照组,BGP、TRACP、血Ca和 骨密度水平(Z-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清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 论 初诊PNS患儿存在异常骨代谢,表现为钙质流失、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等。
    PICU 中儿童脓毒症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李娟珍, 王莹
    2017, 35(10):  762.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2
    摘要 ( 408 )   PDF (1209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ICU中无基础疾病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4年2月至2016年6 月PICU收治的110例无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 毒性休克组,根据PICU入住28 天时的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110例无基础疾 病的脓毒症患儿中,男74例、女36例,中位年龄0.42岁。肺部感染为主要感染源。总病死率为14.55%。脓毒症、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2.94%、27.27%、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降钙素原(PCT)、白细 胞计数(WBC)、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器官功能障碍(MODS)数目、小儿 危重病例评分(PCIS)、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6 h内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28 天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 存活与死亡患儿比较,PCT、乳酸(Lac)、APTT、INR、MODS数目、PCIS、P-MODS、6 h内机械通气、机 械通气时间、住PICU时间、住院时间、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IS评 分高、住院时间长,患儿28天预后好;而机械通气时间长,28天预后差(P<0.05)。 结论 PICU内无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 儿,PCT、WBC、Cr、APTT、INR、MODS数目、PCIS、P-MODS、6 h内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PCIS、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影响预后。
    脐带血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刘虎, 肖佩芳, 卢俊, 姚艳华, 李捷, 凌婧, 翟宗, 胡昳歆, 万琳, 卞馨妮, 胡绍燕
    2017, 35(10):  769.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3
    摘要 ( 355 )   PDF (1326KB) ( 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脐带血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51例 接受脐带血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儿中,男34例、女17例,中位年龄62个月;恶性血液病32例,非恶性血液 病19例。 2例在粒细胞未重建时死亡, 4例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45例植入成功。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6天,血小板植入中 位时间23天。围植入综合征发生率46.94%,围植入综合征患儿移植后100 天内以及长期总生存率(OS)分别为(73.9±9.2) % 和(50.2±11.7) %,均低于无围植入综合征患儿的OS 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发生率为55.10%,其中II~III度aGVHD占28.57%,IV度aGVHD 26.53%;IV度aGVHD患儿移植100天内OS为(61.5±13.5) %; III和IV度aGVHD患儿的长期OS分别为(75.0±21.7) %和(44.9±14.1) %,未发生aGVHD患儿的长期OS为(90.2±6.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 P=0.002)。慢性GVHD(cGVHD)发生率为28.57%;cGVHD患儿的长期OS为(72.7±13.4) %, 无cGVHD患儿100%存活。脐血移植后100天内OS(86.0±4.9)%;脐血移植长期OS(77.9±6.3)%,其中恶性血液病 为(76.6±7.8)%,非恶性血液病为(79.5±11.3)%。恶性血液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OS为(87.5±11.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76.7±10.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33.3±27.2)%。结论 脐带血移植是治 疗儿童血液病的有效手段,重视围植入综合征的处理,积极防治III/IV度aGVHD和cGVHD是提高脐带血移植疗效的重要 策略。
    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 例并文献复习
    黄华, 茅幼英, 金燕樑
    2017, 35(10):  775.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4
    摘要 ( 428 )   PDF (1163KB)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 析1例以发热、头痛起病的11岁男性pS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经自身抗体、唇腺活检和眼科检 查确诊pSS,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后好转。文献报道,儿童pSS发病率低,其中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更少,而头痛是 最常发生的中枢神经症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病情。结论 儿童pSS中枢神经受累症状不典型, 自身抗体和唇腺活检有助于诊断。
    NMDA 受体介导戊二酸尿症 I 型纹状体神经元损伤
    高金枝, 张偲, 易琴, 应艳琴, 罗小平
    2017, 35(10):  778.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5
    摘要 ( 368 )   PDF (1389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NMDA受体在戊二酸尿症I型纹状体神经元兴奋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构建的特异性 沉默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慢病毒载体感染原代培养纹状体神经元结合高浓度赖氨酸培养构建GA1细胞模型。 Western-Blot检测NMDA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变化。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预处理神经元,再行慢病毒及高浓度赖氨酸 干预,MTT检测神经元活性及Hoechst3342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NR2B蛋白表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实验组、对照组以及MK-801预处理组三组间神经元活性和正常核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发现,实验组神经元活性和正常核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K-801预处理后神经元活性和正 常核比例较实验组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R2B受体介导戊二酸尿症I型体 内代谢累积物致纹状体神经元损伤。
    循证医学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 调查的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
    李兴川, 王海东, 张妮, 王玉平, 周永宁
    2017, 35(10):  782.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6
    摘要 ( 566 )   PDF (1598KB)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检索PubMed、 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9月。 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 标准筛选文献,采用AHRQ量表评估文献质量,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涉 及16 950名儿童及青少年。中国自然人群儿童及青少年H. pylori总感染率为29%(95%CI:0.18~0.40);儿童及青少年            H. pylori感染呈显著的地域分布性差异,在胃癌低发区,中国自然人群儿童H. pylori总感染率为20%(95%CI:0.13~0.28), 在胃癌高发区H. pylori总感染率高达55%(95% CI:0.21~0.89);男性与女性H. pylori感染率无显著差异;≤1岁、~5岁、 ~10岁、~15岁、~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17.8%、8%、19%、26%、45%,随年龄增长H. pylori感染率 有上升趋势;农村儿童及青少年H. pylori感染风险是城市的1.25倍;有消化道症状的农村儿童及青少年H. pylori感染风 险比无消化道症状者高2.2倍。结论 中国自然人群儿童及青少年H. pylori总感染率为29%,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布性差异, 胃癌高发区H. pylori感染率是胃癌低发区的2.8倍。仍需后续高质量、大样本量流行病学调查,以进一步明确中国儿童及 青少年H. pylori感染情况。
    文献综述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研究进展
    罗晓娜
    2017, 35(10):  788.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7
    摘要 ( 433 )   PDF (1190KB) ( 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为新生儿期重要的慢性疾病,因早产儿钙、磷、维生素D等代谢异常等导致的骨矿物质含 量下降,骨小梁数量减少、骨皮质变薄等,严重时可有佝偻病样表现,甚至出现骨折。早产儿的低胎龄和低出生体质量为 代谢性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超声学等检查。治疗需加强被动运动,补充钙、磷、维 生素D,加强预防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代谢性骨病后遗症的发生率,减轻对早产儿的远期影响。
    临床经验点滴
    新生儿长 Q-T 综合征引发 2:1 房室传导 1 例报告
    赵金章, 刘玲, 张莉, 郭金珍, 李占魁
    2017, 35(10):  795.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9
    摘要 ( 254 )   PDF (1234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V71 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IFN-γ及IL-4 水平探讨
    孔慧霞, 王凯, 段红宝, 刘静炎, 彭韶, 张艳华, 段晓峰
    2017, 35(10):  796.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20
    摘要 ( 240 )   PDF (1062KB) ( 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周期性呕吐的诊治进展
    吴琪晔, 黄瑛
    2017, 35(10):  798.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21
    摘要 ( 332 )   PDF (1014KB) ( 9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