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专家笔谈
    传染性流行病对儿科就诊系统的冲击与应对策略
    康力, 黄蛟灵
    2024, 42(6):  475-479.  doi:10.12372/jcp.2024.24e0432
    摘要 ( 162 )   HTML ( 14 )   PDF (1222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由于传染性流行病的盛行,我国各地卫生系统均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尤其是儿科就诊系统。短期内儿科就诊需求激增,与有限的儿科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儿科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儿科就诊系统在面临规模性感染冲击时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包括提升儿科学科发展与服务能力、优化儿科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基层儿科诊疗能力及促进有序分级诊疗行为。

    百日咳病原新认识及其抗感染策略
    华春珍, 王传清, 杨章女, 黄丽素
    2024, 42(6):  480-484.  doi:10.12372/jcp.2024.24e0513
    摘要 ( 263 )   HTML ( 17 )   PDF (1311KB)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历史悠久,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百日咳再现已成为引起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包括我国在内。2022年起至今,我国报告百日咳病例数上升迅猛。当前百日咳鲍特菌流行株的主要抗原(百日咳毒素)的基因型已发生改变,相应抗原与疫苗株不同而产生免疫逃逸,是当前百日咳再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百日咳鲍特菌目前普遍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是临床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再推荐其作为百日咳抗感染治疗的首选用药。2月龄以上无磺胺禁忌症的患儿,百日咳卡他期和痉咳期推荐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作为首选抗感染方案;对2月龄以下或症状危重的患儿,推荐哌拉西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治疗。改良或研发与流行株抗原一致的新一代百日咳疫苗将是提升易感人群免疫保护力、控制本病流行的长远策略。

    论著
    2019—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李铭一, 沈袁恒, 陈峰, 李媛睿, 张敏华, 王娟娟, 沈立松, 蒋黎敏
    2024, 42(6):  485-490.  doi:10.12372/jcp.2024.24e0242
    摘要 ( 259 )   HTML ( 27 )   PDF (1374KB) ( 1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海单中心COVID-19大流行前、中、后期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肺炎支原体(MP)及其他病原体阳性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呼吸道五联检和流感病毒三联检的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ARTI患儿91 825例次,男48 729例次、女43 096例次,中位年龄为5.0(3.0~8.0)岁。疫情前组14 096例次,呼吸道病原体阳性5 126例次(36.4%);疫情中组13 366例次,阳性2 963例次(22.2%);疫情后组64 363例次,阳性33 510例次(52.1%)。疫情前、中、后组ARTI患儿之间男性比例、年龄分布、各病原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前和疫情后组>6岁患儿比例较高,而疫情中组0~3岁比例较高(P<0.014)。2019—2023年不同年份以及不同月份之间M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1、2、12月的MP阳性率较高(20.3%~37.7%),2020年1~3月阳性率较高(21.5%~35.3%),2021年仅12月阳性率(25.8%)高于20.0%,2022年1年的阳性率均低于20.0%,2023年4~6月、8~12月的阳性率均较高(21.5%~37.2%)。MP阳性患儿23 247例次,疫情前、中、后组之间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前和疫情后组MP阳性患儿中>6岁比例较高,疫情中组0~3岁比例较高(P<0.014)。结论 在2019—2023年期间,以MP为代表的各种ARTI相关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MP的好发年龄分布和季节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

    儿童肺外结核病473例临床特征分析
    马涛, 鲁洁, 徐慧, 赵顺英, 李惠民
    2024, 42(6):  491-496.  doi:10.12372/jcp.2024.23e0157
    摘要 ( 136 )   HTML ( 8 )   PDF (1479KB) ( 1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儿童肺外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以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确诊和临床诊断肺外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治住院肺外结核病473例,占结核病患儿36.3%(473/1303),男 269例(56.9%),农村378例(79.9%)。发病中位年龄为4.1(1.2~9.9)岁,≤5岁250例(52.9%)。经病原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110例(23.3%),临床诊断363例(76.7%),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占比居首位(202例,42.7%)。307例患儿肺外标本中,抗酸染色涂片、Xpert MTB/RIF、结核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4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查和Xpert MTB/RIF阳性率较高。313例胸部影像提示存在活动或陈旧性结核病。截至2022年6月18日,共随访336例,预后好211例,预后差125例(其中死亡2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腹腔结核病、骨及关节结核病(以结核性脑膜炎为参考)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住院结核病患儿中约三分之一为肺外结核病,最常见为结核性脑膜炎,大多为临床诊断,分子诊断技术Xpert MTB/RIF在肺外结核标本中敏感度较高。≤5岁患儿和结核性脑膜炎相对预后较差。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阮金平, 符州, 颜攀, 陈其慧, 应林燕
    2024, 42(6):  497-502.  doi:10.12372/jcp.2024.23e0364
    摘要 ( 161 )   HTML ( 11 )   PDF (1327KB) ( 1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S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重症MPP和40例重症S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重症MPP患儿组男性48例(62.3%),年龄为44(24~78)月。重症SPP患儿组男性22例(55.0%),年龄为14(9~25)月。96.1%(74/77)的重症MPP患儿与80.0%(32/40)的重症SPP患儿在入院前使用抗生素(P=0.007)。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出现发热、高热比例较高,出现喘息、神经系统症状比例较低(P均<0.05)。重症SPP患儿更易在肺部闻及湿啰音、哮鸣音,且双侧均出现体征患儿比例更高(P均<0.05)。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WBC较低、LDH水平较高,胸部CT更易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均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及肺泡灌洗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症MPP与重症SPP患儿临床特征常不典型,年龄、发热、高热、喘息、肺部体征、神经系统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对临床鉴别有提 示作用。

    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龚玲, 舒畅, 冉海波
    2024, 42(6):  503-508.  doi:10.12372/jcp.2024.23e0277
    摘要 ( 136 )   HTML ( 5 )   PDF (1268KB) ( 10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例诊断CTD的同时经HRCT评估诊断为ILD,4例以ILD起病,26例CTD诊断ILD的时间跨度为15天~7年余。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为咳嗽(47.2%)、气促(28.3%)和啰音(26.4%),但有21例患儿无呼吸道症状,依据HRCT诊断ILD。胸部HRCT显示斑片影(64.2%)、条絮/条片影(55.6%)、条索影(37.7%)、网格/蜂窝影(24.5%)、囊状低密度影(24.5%)、磨玻璃影(22.6%)等。肺功能异常以弥散功能下降(46.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9.5%)和小气道功能障碍(32.6%)为主。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后,48例患儿临床症状有好转。胸部HRCT:20例有好转,21例无明显变化,6例进展;肺功能:17例有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3例进展,8例正常。结论 儿童CTD-ILD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HRCT及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需积极完善检查并定期随访;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但生物制剂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11例儿童腺病毒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特征分析
    高微微, 翟嘉, 郭永盛, 邹映雪
    2024, 42(6):  509-514.  doi:10.12372/jcp.2024.23e0777
    摘要 ( 174 )   HTML ( 8 )   PDF (2102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儿童腺病毒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1例腺病毒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儿,男7例、女4例,中位年龄6(1~7)岁,均有发热咳嗽,3例伴有喘息,6例有气促,7例有呼吸音减低。热程(7.55±3.59)天,热峰(39.95±0.79)℃。7例合并中毒性脑病,8例存在肝功能损害。所有患儿均有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不同程度升高,C-反应蛋白(CRP)>30 mg/L者7例。胸部CT加三维重建提示以肺实变为主,肺不张6例,胸腔积液4例。6例给予了丙种球蛋白,9例接受了甲基泼尼松龙,5例予面罩给氧,1例予机械通气,后改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所有病例均行支气管镜下塑型物取出,行1次支气管镜者7例,2次支气管镜者4例。1例死亡,余均好转出院。随访中1例出现反复咳喘,余预后良好。 结论 腺病毒肺炎合并PB者多表现为持续高热、气促、低氧、呼吸音减低,伴有CRP、PCT、LDH明显升高,影像学多存在肺不张、肺实变,易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应给予积极抗炎、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反复咳喘等不良预后。

    优化质量控制体系与评价指标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效率的影响分析
    李强, 陈迟, 周莹, 毛华庆, 徐益红, 徐艳华
    2024, 42(6):  515-519.  doi:10.12372/jcp.2024.24e0307
    摘要 ( 100 )   HTML ( 6 )   PDF (1300KB) ( 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化质量控制体系与评价指标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简称新筛)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管理质量、血片质量、诊治质量3个维度的13个评价指标,分析浙江省《质量控制监测与评价指标》(简称《指标》)建立前的2013年,建立后的2015年、修订后的2020年和2023年新筛工作质量变化,了解考核与管理指标对新筛工作的实际影响。结果 2013、2015、2020和2023年之间浙江省新筛率和召回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线性回归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之间浙江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血片不合格率、血片不合格数未补采率、血片迟递率和血片缺错项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上述指标均达到最低值;并通过线性回归检验后显示血片不合格率、血片不合格数未补采率和血片缺错项率有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份之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BH4D)生后2、3和4周的诊断率和治疗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进行趋势检验后CH生后2、4周诊断率和治疗率及PKU/BH4D生后3周诊断率和治疗率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 通过建立和优化可量化的《指标》能有效评价和提升浙江省新筛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于出生缺陷的防治能力。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的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汪漫, 李禄全, 李晓文
    2024, 42(6):  520-525.  doi:10.12372/jcp.2024.23e1250
    摘要 ( 131 )   HTML ( 9 )   PDF (1275KB) ( 1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EO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新生儿改良KDIGO AKI诊断标准的患儿设为AKI组,按照1∶2配对,纳入不合并AKI患儿设为NAKI组,比较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ESA-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AKI组70例,NAKI组140例。单因素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日龄大、母孕期高血压、窒息、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休克,小剂量多巴胺、美罗培南暴露以及手术是AKI发病的危险因素,AKI组死亡或放弃治疗率高(P<0.05)。结论 在早发型败血症群体中,对于入院日龄大、窒息、母孕期高血压,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和感染性休克,使用多巴胺和美罗培南以及手术的EOS患儿,需警惕入院后AKI发生。

    新路易斯湖标准在儿童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梁佳伟, 马晓辉, 贾绚
    2024, 42(6):  526-532.  doi:10.12372/jcp.2024.23e0289
    摘要 ( 108 )   HTML ( 7 )   PDF (1331KB) ( 1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路易斯湖标准(LLC)在儿童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心肌炎患儿(心肌炎组)的临床资料,另纳入同期临床排除心肌炎的患儿为非心肌炎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Kappa值等比较LLC与新LLC对儿童心肌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心肌炎组29例,男16例、女13例,中位年龄8.8(4.2~13.4)岁。非心肌炎组50例,男27例、女23例,中位年龄9.7(6.2~13.2)岁。心肌炎组T2 mapping值、T1 native值、细胞外间质容积(ECV)均大于非心肌炎组,T1 enhanced值小于非心肌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C、T2 mapping、T1 native、T1 enhanced、ECV值诊断心肌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6、0.92、0.70、0.93。LLC诊断心肌炎的准确度为81.0%,灵敏度51.7%,特异度98.0%,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77.8%,阳性似然比25.85,阴性似然比0.49,LLC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一致性中等(Kappa=0.55,P<0.001);新LLC诊断心肌炎的准确度92.4%,灵敏度89.7%,特异度94.0%,阳性预测值89.7%,阴性预测值94.0%,阳性似然比14.95,阴性似然比0.11,新LLC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Kappa=0.84,P<0.001)。结论 新LLC在儿童心肌炎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功能性便秘与儿童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粪石形成的相关性
    范娜, 王春晖, 张安定, 曾令超, 李元霞, 林燕, 尚磊, 张鑫慧, 贺小宝, 齐可, 江逊
    2024, 42(6):  533-537.  doi:10.12372/jcp.2024.23e0844
    摘要 ( 150 )   HTML ( 10 )   PDF (1257KB) ( 1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FC)与儿童急性阑尾炎(AA)阑尾腔内粪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确诊为AA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腔内有无粪石分为合并粪石AA组和无粪石AA组,比较两组间FC相关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儿童AA阑尾腔内粪石形成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AA患儿192例,男114例、女78例,中位年龄6.0(4.0~9.0)岁。其中合并粪石AA组72例、无粪石AA组120例。与无粪石AA组相比,合并粪石AA组大便潴留发生率(≥4岁)较高、FC患病率较高、平均便秘时间较长、偏食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便秘时间长、偏食是儿童AA阑尾腔内粪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期便秘及偏食对儿童AA阑尾腔内粪石的形成有一定相关性。

    治疗前血液检测指标对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刘晶晶, 刘磊, 杜淑旭, 孙艳玲, 龚小军, 张金, 武万水, 孙黎明
    2024, 42(6):  538-542.  doi:10.12372/jcp.2024.23e0613
    摘要 ( 119 )   HTML ( 4 )   PDF (1418KB) ( 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的临界值分别为3.10、311.70、763.70、49.00,单因素分析提示高NLR、高PLR、高SII、低PNI均与更短的OS率有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PLR为复发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NI为复发后OS相关的保护因素,高PLR组死亡风险为低PLR组的3.889倍,高PNI组的死亡风险为低PNI组的0.484倍。结论 复发是影响儿童MB预后的重要因素,高PLR为复发MB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PNI为复发MB患儿的保护因素。

    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周美娟, 李洪, 汪清
    2024, 42(6):  543-546.  doi:10.12372/jcp.2024.23e0274
    摘要 ( 130 )   HTML ( 6 )   PDF (1376KB) ( 2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住院治疗的NLE 19例患儿临床特点、治疗、出院转归及远期预后。结果 19例中男10例,女9例;心脏系统受累14例,血液系统损害13例,肝功能损害5例,皮肤损害4例,神经系统症状2例,单症状5例,多症状14例。18例抗SSA 或SSB抗体阳性,1例仅抗核抗体及抗U1RNP抗体阳性。母亲产前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干燥综合征2例,血小板减少1例,无病史10例。4例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人免疫球蛋白治疗,9例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1例保肝,1例未治疗,均未安装起搏器。随访至2022年8月31日,除失访4例外,1例患白癜风,1例运动发育落后,2例仍有血小板低下,无出血表现,其余患儿与正常儿童无异。结论 NLE大部分症状经治疗或观察可缓解,无严重不良预后,少数患儿症状可持续数年,部分患儿可再发免疫性疾病,无症状孕母亦可引起NLE,且产后有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因此需加强产检及母婴随访。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与脓毒症临床特征比较
    钟小梅, 任宏, 张建, 李璧如, 钱娟, 宁铂涛, 高怡瑾, 王莹
    2024, 42(6):  547-552.  doi:10.12372/jcp.2024.22e1731
    摘要 ( 130 )   HTML ( 9 )   PDF (1412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寻找帮助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无基础疾病HLH以及发热伴外周血二系细胞减少或脾脏肿大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06例患儿纳入研究。HLH组患儿72例,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26.5(14.3~56.8)个月;脓毒症组患儿34例,男18例、女16例,中位年龄14.0(3.8~89.0)个月。脓毒症组总住院时间和PICU入住时间均长于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HLH组的白细胞计数(WBC)-Min、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Min、血红蛋白(HB)-Min、血小板计数-Min、肌酐(CREA)-Max、纤维蛋白原(FIB)-Min、C反应蛋白-Max、降钙素原(PCT)-Max较低,三酰甘油-Max、血清铁蛋白(SF)-Max较高,HB减少持续时间较短,ANC减少持续时间较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水平的下降有助于诊断HLH(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F-Max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72(95%CI:0.62~0.80)。经logistic回归方程拟合,获得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的联合预测因子,其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95(95%CI:0.89~0.99);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显著大于SF-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C-Min、FIB-Min、CREA-Max、PCT-Max四项指标拟合可能有助于更好鉴别HLH和脓毒症。

    标准•方案•指南
    从实践提炼共识,以共识指导实践:《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黄丽素, 林罗娜, 张贤丽
    2024, 42(6):  553-557.  doi:10.12372/jcp.2024.24e0523
    摘要 ( 223 )   HTML ( 17 )   PDF (1239KB) ( 3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全球卫生问题,对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紧扣《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围绕RSV病原学诊断的窗口期、RSV迟发性重症、RSV支持治疗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文献综述
    动脉调转术后新主动脉瓣反流及根部扩张成因、转归及预防
    戴捷铭, 鲁亚南
    2024, 42(6):  558-565.  doi:10.12372/jcp.2024.24e0215
    摘要 ( 146 )   HTML ( 14 )   PDF (1410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脉调转术(ASO)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及Taussig-Bing畸形(TBA)的首选术式。ASO手术发展至今,大量术后患儿已至成年,因此ASO的晚期并发症逐渐引起关注。新主动脉瓣反流(NAVR)和新主动脉根部扩张(NARD)是ASO术后再次手术的第二大原因。本文拟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总结ASO术后NAVR及NARD的原因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