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临床儿科杂志
(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主编:孙锟
国内代号:4-426
国外代号:M578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25076489
E-mail: jcperke@126.com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8-15
      
    呼吸系统疾病专栏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sB7-H3 及细胞因子表达
    张新星, 陈正荣, 顾文婧, 严永东, 王宇清, 朱灿红, 黄莉, 王美娟, 邵雪君, 季伟
    2016, 34(8):  561.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1
    摘要 ( 328 )   PDF (1483KB) ( 4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再次灌洗组);以同期1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sB7-H3、IL-1β、IL-2、IL-36表达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R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sB7-H3水平与IL-1β、IL-2、IL-36的相关性。结果 再次灌洗组首次灌洗时BALF中sB7-H3、IL-1β、IL-36水平显著高于单次灌洗组和对照组,单次灌洗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再次灌洗组在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sB7-H3、IL-1β、IL-2、IL-36水平较首次灌洗时显著降低(P均 < 0.05);再次灌洗组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IL-1β、IL-36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sB7-H3、IL-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RMPP急性期BALF中sB7-H3水平与IL-1β、IL-2、IL-36水平呈正相关(P均 < 0.001)。结论 sB7-H3可能通过调控IL-1β、IL-2、IL-3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RMPP的发生及发展。
    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对重症肺炎患儿DIC 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黄彩芝, 莫丽亚, 张聪, 李爱国, 邓永超
    2016, 34(8):  566.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2
    摘要 ( 427 )   PDF (1566KB)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3 种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在重症肺炎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3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其是否合并Pre-DIC分为Pre-DIC 组和病例对照组,另选择40 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的FM、D-D、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三组间除FIB 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 05),其中FM、D-D、FDP、APTT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re-DIC组最高,病例对照组次之;PreDIC组的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病例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的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和病例对照组的TM和PL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前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中FM、D-D、FDP诊断重症肺炎患儿DIC前状态的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为0.84、0.76、0.64,三者联合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FM、D-D、FDP可作为重症肺炎患儿Pre-DIC 诊断中有价值的标志物,3 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万古霉素治疗儿童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血药浓度与疗效分析
    邹心, 张光莉, 周干, 陈明, 孟庆清, 田小银, 王维, 贾运涛, 罗征秀
    2016, 34(8):  570.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3
    摘要 ( 372 )   PDF (1429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特点及其与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 月-2014 年10 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59 例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值,分析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因素对万古霉素疗效的影响。结果 40 ~ 60 mg/(kg·d) 给药方案的治疗有效率高于< 40 m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 . 47% 对 46.15%,P = 0 . 004),而> 60 mg/(kg·d) 治疗有效率未进一步提高。合并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药谷浓度高于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 12 mg/L 对 7 . 76 mg/L,P = 0 . 008)。用药前急性肝功能受损、中重度贫血可能是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推荐选择40 ~ 60 mg/(kg·d) 给药方案;合并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用药前急性肝功能受损、中重度贫血可能影响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和治疗
    陈杰华, 李志川, 马红玲, 王文建, 徐建强, 郑跃杰
    2016, 34(8):  575.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4
    摘要 ( 747 )   PDF (1646KB) ( 1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5 月—2015 年4 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PBB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1 例PBB患儿,男18 例、女13 例,其中年龄<6岁28 例;均为湿性咳嗽,在夜间、晨起及活动后明显;伴有喘息17例、肺部痰鸣音16例;病程中位时长2个月;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8例、稍高13 例; C- 反应蛋白正常28 例;查胸部X线平片,正常或肺纹理增多16 例;24 例查肺部CT示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改变5 例。31 例均行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内膜分泌物附着,4 例气管软化,无气道狭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示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80%;细菌培养阳性17 例,其中肺炎链球菌 6 例、副流感嗜血杆菌6 例、卡他莫拉菌3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 例、流感嗜血杆菌1 例,其中1 例为混合感染。抗生素治疗2 ~ 4 周23 例,>4周8 例。23 例痊愈,其中停药后复发8 例;另8 例抗生素治疗不能彻底痊愈,其中7 例后续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合并症后痊愈,1 例原因不明。结论 儿童PBB多见于6 岁以下,表现为慢性湿咳,可伴喘息、痰鸣音,需气管镜检查确诊。抗生素治疗有效,病程2 ~ 4 周以上,但易复发;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注意合并症。
    解整合素- 金属蛋白酶10 基因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刘燕, 刘晟, 吴宏辉, 张翔
    2016, 34(8):  580.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5
    摘要 ( 283 )   PDF (1437KB)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我国中部地区儿童中ADAM10 基因的2 个SNP位点,rs 653765 和rs 514049 的多态性与哮喘及其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21 例哮喘患儿和236 例同期体检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2 个SNP 位点的多态性分布;采用ELISA 方法测定血浆中的ADAM10 的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rs 653765 的三种基因型(CC、TC、T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 .163,P = 0 .028);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8),T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哮喘患儿rs514049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 . 011 ~ 0 . 844 ,P均> 0.05)。哮喘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中ADAM10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 .233,P = 0 .238);哮喘患儿中,rs653765为TT基因型患儿的ADAM10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 034)。结论 ADAM10 基因SNP位点(rs 653765)的多态性与我国中部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影响患儿ADAM10 水平。
    综合报道
    椎体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1 例基因诊断及文献复习
    董辰, 孙碧君, 杨琳, 吴冰冰, 周文浩, 王慧君
    2016, 34(8):  584.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6
    摘要 ( 394 )   PDF (1735KB) ( 8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1 例罕见的矮小症伴多系统异常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结合高通量数据分析流程进行基因检测,并采用Sanger 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患儿,男,14 岁,发现身材矮小5 年余。身高132 cm,有面部色素沉着斑点和甲癣。外翻足已手术矫正,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长期口服泼尼松治疗。头颅CT示两侧基底节、两侧额叶及左侧顶叶多发性钙化。脊柱平片示胸腰椎椎体变扁。全外显子组测序结合Sanger 测序验证,发现ACP5 基因纯合致病突变(c. 643 G > A, p.G 215R),确诊为罕见的椎体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调节异常(SPENCDI)。结论 全外显子组测序是确诊疑难罕见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蛋白聚糖型脊柱骨骺干骺端发育不良1 例报告
    杨曦, 刘玉洁, 马慧娟
    2016, 34(8):  589.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7
    摘要 ( 493 )   PDF (1783KB) ( 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ACA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蛋白聚糖型脊柱骨骺干骺端发育不良(SEMD)的临床和基因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 例SEM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岁矮小女性患儿,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常见矮小病因后,结合家族史及临床表现,高度疑似SEMD。经知情同意后,患儿经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证实为ACAN基因 c. 512 C > T纯合突变,符合蛋白聚糖型SEMD诊断;父母特定位点基因分析,均为杂合子。结论 临床上特殊类型矮小患儿高度怀疑SEMD时,应尽早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LMNA 相关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1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万春辉, 赵培伟, 乐鑫, 何学莲
    2016, 34(8):  592.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8
    摘要 ( 723 )   PDF (1592KB) ( 4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LMNA相关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 回顾1 例LMNA基因突变引起的肌 营养不良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女,8 个月,临床表现为抬头乏力、眼睑下垂、运动发育迟缓。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姐姐的LMNA基因,显示患儿存在杂合突变c. 94 - 96 del AAG(p.K 32 del),确诊为LMNA突变引起的肌营养不良。患儿父母及姐姐均未发现LMNA基因突变。文献检索显示,LMNA相关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80%以上 以抬头乏力为主要表现,并且可能交叉重叠存在肢体近端肌无力、运动发育迟缓、轴向肌无力。结论 LMNA基因分析有 助于早期诊断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张学红, 杨莉, 陆彪, 桂玉芳
    2016, 34(8):  596.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09
    摘要 ( 662 )   PDF (1773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儿童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 以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确诊的30 例宁夏PKU 儿童为病例组,30 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PCR 技术扩增PAH基因的3、5、6、7、11 和12,六个外显子,再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 在60 个等位基因中检出51 个突变基因,检出率85%;六个外显子共检出16 种致病突变,包括8 种错义突变(R241C、R 243 Q、R 252 Q、R257V、R359K*、R408Q、R413P、Q419R),3种剪接突变(IVS4-1G > A、Y204C、IVS7+2T > A),3种无义突变(R111X、Q 160 X、Y356X),1 种同义突变(V399V)和1 种缺失突变(N 183 del);R 243 Q 突变频率最高,检出率为18.3%,其次是Y204C(11.7%)、IVS4-1G > A(10.0%)、R111X(6.7%)和IVS7+2T > A(6.7%)。病例组中发现Exon 6 的N 183 del(C. 547 - 549 delGAA)缺失突变和Exon 11 的R 359 K(C. 1078 G > A)错义突变,为国内首次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检出V245V(C. 735 G > A)和Q 232 Q(C. 696 A > G)两种静止突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宁夏PKU 儿童PAH基因六个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特别是R 243 Q;发现中国人群PAH基因的2 种新的突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王秀利, 彭磊, 杨丹艳, 武娇
    2016, 34(8):  602.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0
    摘要 ( 452 )   PDF (1409KB)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及替代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5 年7月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筛查CH的资料;阳性召回的可疑患儿采用化学免 疫发光法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确诊者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 12年来共筛查新生儿1 228 289例, 确诊950例,CH发病率1/1 293。接受正规治疗、随访满2年及以上的635例CH患儿中,488例(76.85%)为永久性CH, 147例(23.15%)为暂时性CH。CH患儿随访至1岁和3岁时,体格生长和发育商(DQ)无异常。结论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 诊断CH,早期实施替代治疗。
    兄弟同患遗传性肾性尿崩症 2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子勤, 陈晓波, 宋福英, 邱明芳, 刘颖, 叶雪, 钱晔
    2016, 34(8):  606.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1
    摘要 ( 338 )   PDF (1634KB) ( 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加强对遗传性肾性尿崩症(CNDI)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同患CNDI的同胞兄弟的临床资料,并 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同胞男性患儿,分别为6岁、 3岁,均有多饮多尿,持续低比重尿。一代基因测序发现AQP2基因第 254位精氨酸突变成组氨酸,为未报道的新型移码突变,导致AQP2蛋白延长。确诊后给予阿米洛利治疗,短期随访尿量减少, 无电解质紊乱。结论 基因检查可以帮助确诊CNDI,复方阿米洛利治疗有效。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合并胆道闭锁 1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杨莹, 刘艳, 黄志华
    2016, 34(8):  610.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2
    摘要 ( 400 )   PDF (2002KB)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合并胆道闭锁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α1-抗胰蛋 白酶缺乏症合并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新生儿期即出现黄疸、肝脏肿大,血 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行十二指肠引流未引流出胆汁,手 术探查、术中胆道造影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胆道闭锁。基因检测发现SERPINA1突变,明确诊断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合 并胆道闭锁。复习国内外文献,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肝脾肿大、低白蛋白血症、血 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维生素K缺乏或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导致的凝血异常疾病;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及进行 干预治疗可引起进行性肝病或肝硬化。结论 对不明原因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儿应积极寻找病因,必要时行基因检测,及 早诊断、治疗,改善预后。
    X 染色体连续缺失致慢性肉芽肿病和 Mcleod 综合征 2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贺建新, 郭雅洁, 冯雪莉, 王雷, 徐保平, 刘秀云, 申昆玲, 江载芳
    2016, 34(8):  614.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3
    摘要 ( 447 )   PDF (1557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X染色体连续缺失所致的与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相关的Mcleo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 法 回顾分析2例经基因分析诊断为Mcleod综合征和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例男性患儿分别为 4岁1个月及1岁9个月,均以迁延性肺内感染入院,既往有反复重症感染史,均有卡介苗相关淋巴结炎,因呼吸爆发缺陷 和CYBB基因全外显子缺失明确诊断为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患儿同时有运动落后,用MLPA方法分别检测到DMD基因 外显子1-44及肌肉特异性启动子区及外显子1-2缺失,诊断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 例1外周血涂片有明显棘 状红细胞,例2 XK基因突变分析为全外显子缺失,诊断为Mcleod综合征。结论 X染色体连续缺失可导致Mcleod综合征 及DMD和X-CGD的组合,使病情复杂化。由于缺乏Kx抗原,反复输普通血会产生相关抗体,出现急骤的输血危象。
    Apert 综合征 1 例临床特征与基因类型分析
    陆妹, 傅美娇, 谢辉
    2016, 34(8):  618.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4
    摘要 ( 457 )   PDF (2332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Apert综合征(AS)临床特征与基因类型。方法 回顾1例A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患儿和其父亲 FGFR2基因测序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儿, 1岁1个月,扁头,突眼,眼距宽,耳位低,下颌小,高腭弓,无腭裂, 双手五指并指并挛缩,双足五趾并趾。FGFR2基因外显子7 c.758C >? G,p.P253R杂合变异,父亲未检测到相关基因突变, 支持Apert综合征诊断。文献检索到AS个案24例,22例明显颅面部畸形, 1例轻微畸形, 1例无畸形;均有手足并指/趾畸形。 基因类型为S252W 13例,P253R 3例,Alu元件插入3例,基因缺失2例,杂合突变2例,序列变异1例。结论 AS患儿颅 面部畸形及手足并指/趾明显,FGFR2基因以S252W、P253R突变为主。
    孕期膳食脂肪酸与新生儿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陈丹丹,戴楠,戴珊, 彭笑菊,邵莹莹,殷璐,汪之顼
    2016, 34(8):  623.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5
    摘要 ( 327 )   PDF (1439KB)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与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关系。方法 招募早孕妇女,采用即时性图像法调查孕 中、晚期膳食状况,计算食物摄入量,以及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脂肪酸摄入量;采集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BMI等体格生 长指标,分析孕期膳食脂肪酸摄入与新生儿体格生长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有效纳入的516名孕妇中,孕中期和孕晚期 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平均摄入量以及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15.09g/d、23.93%和17.18g/d、24.7%,其中n-6 和n-3 PUFA摄入量在孕中期为14.23g/d和3.45g/d,孕晚期为16.08g/d和3.81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摄入量在孕 中期为64.43mg/d,孕晚期75.12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孕中 期n-3和n-6 PUFA摄入量、n-6/n-3比值均与新生儿BMI呈正相关(r?= 0.142 ~?0.189,P??0.05)。 结论 孕中期膳食n-6和n-3摄入与新生儿BMI相关。
    实验研究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幼年大鼠急性肺栓塞的治疗 及肺动脉内膜增生抑制作用
    孙夫强, 段洋, 阙生顺, 李月琴, 杨素艳
    2016, 34(8):  628.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6
    摘要 ( 418 )   PDF (1826KB)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幼年大鼠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及肺动脉内膜增生抑制作用。方法 将90只 幼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栓塞组,低、中和高剂量低分子肝素组(LLMH、MLMH和HLMH组)。 除假手术组外, 各组均制作急性肺栓塞模型,LLMH、MLMH、HLMH组在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0.005、0.01、0.02 mL/kg, 2次/d皮 下注射,假手术组予生理盐水注射。各组于术后7 d、14 d和28 d检测动脉血气、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压力(RVP)、 肺动脉管壁面积/管面积、管壁厚/管外径、肺组织PDGF-B和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肺组织HE染色后行病理检查。结 果  28 d时,MLMH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轻。7 d、14 d和28 d时,MLMH组大鼠PaO2低于假手术组,高于栓塞组、LLM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其余3组(P均 ?0.05),但低于其余3组(P均 ?0.05),但低于其余3组(P均 ?0.05)。 结论 中等剂量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的改善大鼠急性肺栓塞和抑制肺动脉内膜增殖。
    文献综述
    远端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鲁芳芳, 王伟
    2016, 34(8):  634.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7
    摘要 ( 335 )   PDF (1364KB) ( 3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远端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发现可以保护脑组织的一种方法,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通路、体液传导或者神 经-体液共同作用传导的。脑保护的分子机制可能与ATP敏感的线粒体钾通道、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 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大麻素受体等有关。文章阐述了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方向。
    继续医学教育
    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的科学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
    2016, 34(8):  637.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8.018
    摘要 ( 234 )   PDF (1289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